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浓。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只害怕夜深人静花儿独自开放无人欣赏,特意点燃蜡烛来照亮海棠的美丽姿容。

注释

东风:春风。
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
一作“渺渺”。
泛:摇动。
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空蒙:一作“霏霏”。
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
故:于是。
红妆:用美女比海棠。
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作“高烧银烛照红妆”。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夜月下美丽景色的诗句,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间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使用了“东风袅袅”、“香雾空濛”等意象,营造出一个温馨柔和的夜晚场景,其中“崇光”与“转廊”暗示了一种高远与深邃的空间感。

“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时间易逝的忧虑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这里的“更烧高烛”不仅是为了驱散夜晚的寒冷,也象征着对生命中美好瞬间无比珍惜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夜的柔美与生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之美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曹九章见赠

蘧瑗知非我所师,流年已似手中蓍。

正平独肯从文举,中散何曾靳孝尼。

卖剑买牛真欲老,得钱沽酒更无疑。

鸡豚异日为同社,应有千篇唱和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集之为诗,故辞无伦次

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晓入千花坞。

柯丘海棠吾有诗,独笑深林谁敢侮。

三杯卯酒人径醉,一枕春眠日亭午。

竹间老人不读书,留我闭门谁教汝。

出檐丛枳十围大,写真素壁千蛟舞。

东坡作塘今几尺,携酒一劳农工苦。

却寻流水出东门,坏垣古堑花无主。

卧开桃李为谁妍,对立鵁鶄相媚妩。

开樽藉草劝行路,不惜春衫污泥土。

褰裳共过春草亭,扣门却入韩家圃。

辘轳绳断井深碧,秋千挂索人何所。

映帘空复小桃枝,乞浆不见应门女。

南上古台临断岸,雪阵翻空迷仰俯。

故人馈我玉叶羹,水冷烟消谁为煮。

崎岖束缊下荒径,娅奼隔花闻好语。

更随落景尽馀樽,却傍孤城得僧宇。

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必闻钟鼓。

明朝门外泥一尺,始悟三更雨如许。

平生所向无一遂,兹游何事天不阻。

固知我友不终穷,岂弟君子神所予。

形式: 古风

刘监仓家煎米粉作饼子,余云为甚酥。潘邠老家造逡巡酒,余饮之,云莫作醋,错著水来否?后数日,携家饮郊外,因作小诗戏刘公,求之二首(其二)

野饮花间百物无,杖头惟挂一葫芦。

已倾潘子错著水,更觅君家为甚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赠杨耆,并引

孤村微雨送秋凉,逆旅愁人怨夜长。

不寐相看惟枥马,悲歌互答有寒螀。

天寒滞穗犹横亩,岁晚空机任倚墙。

劝尔一杯聊复睡,人间贫富海茫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