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留彭雅夫夜话

一轮明月柳梢头,唧唧虫声傍砌幽。

有客清谈同煮茗,谁家吹笛尚凭楼。

竹阴滴露萧斋夜,梧叶飘风小院秋。

漏鼓沉沉君莫去,纵非陈榻也须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夜图景。首句“一轮明月柳梢头”,以明月与柳树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清幽的夜晚氛围。次句“唧唧虫声傍砌幽”,通过虫鸣声衬托出环境的静谧与深邃。

接着,“有客清谈同煮茗”一句,展现了一种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景,煮茶品茗,畅谈心事,体现了诗中人物的闲适与高雅。紧接着,“谁家吹笛尚凭楼”则以远处传来的笛声,增添了几分悠扬与神秘,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竹阴滴露萧斋夜,梧叶飘风小院秋”两句,通过竹影、露珠、梧桐叶和微风,细腻地描绘了秋夜的景象,既有自然界的生动细节,又蕴含着淡淡的哀愁与寂寥,营造出一种深秋特有的凄美意境。

最后,“漏鼓沉沉君莫去,纵非陈榻也须留”表达了诗人对彭雅夫的挽留之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厚的情谊与不舍。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人情味与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赠家子范明经

相逢一笑大瀛东,况复龙田谱序同。

慧业生从金粟影,神姿清比玉兰丛。

直倾三峡文波阔,横扫千人笔阵雄。

他日端门看缓辔,诗章早上御屏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西园见山池有感,作示友人

人生世上苦不足,愿大焉能偿所欲。

身才饱煖思艳妻,既得艳妻慕金玉。

天台四万八千丈,巨海茫茫路莫续。

洞庭三万六千顷,层云缈缈目难瞩。

妄想能教鬼魅乘,暗里牵人投桎梏。

何如园圃养吾身,息机汉阴无窘促。

亭外有山排闼青,栏前有水盈池绿。

池痕添夜雨,山光映朝旭。

春来上山游,暑至临池浴。

知足即此可行乐,翀霄何必慕鸿鹄。

不然纵移天台、洞庭到我前,难免得陇复望蜀。

我劝世上人,园圃勤锄斸。

切休纤芥苦劳心,有限精神自荼毒。

图大往往小亦亡,无路可行羝藩触。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书叹四首(其一)

阳乌虚掷叹如梭,冷煖年来遍历过。

谄笑夏蛙多病客,浮华春梦付村婆。

刀能绕指经锤鍊,镜到明心费濯磨。

须把翟公为炯戒,门前方免见张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书叹四首(其二)

气数茫茫未可知,生平得失每猜疑。

功轻每愧邀恩重,娶早翻伤抱子迟。

岸柳易高先落叶,岩松难长后凋枝。

但看树木犹如此,造物何曾有所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