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鹤山人画

竹鹤山人有奇癖,诗家声趣画家迹。

神营意造入微茫,妙处想人应未识。

此图是写玄冬图,溪山寂莫云模糊。

玉皇宴罢群仙舞,脚底踏翻白玉壶。

壶中琼浆化为水,柳絮梨花黏不起。

地面平铺三尺深,何处去寻东郭履。

林皋高士布衣单,十日不出柴门关。

蒙头高卧僵欲死,不肯投刺向人间。

炰鲜饮醇世情鄙,一谈清操辄不喜。

竹鹤山人非画师,独于象外得其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题竹鹤山人画》描绘了一位隐逸高士的形象和他所创作的画作。诗中的“竹鹤山人”具有独特的艺术追求,他的诗歌富有声趣,绘画技艺也别具一格,擅长在作品中营造微妙而深远的意境。画面展现的是冬季景色,溪山静谧,云雾缭绕,仿佛是玉皇宴后的仙境,群仙舞动,连脚下的白玉壶都为之翻动。

画面中的细节生动有趣,如壶中琼浆化为水,柳絮梨花轻盈却无法粘附,暗示了冬日的洁净与空灵。地面上积雪深厚,令人想象主人公东郭履(可能指隐士)的足迹难觅。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一位林间高士,身着布衣,长时间闭门不出,对尘世琐事无动于衷,甚至不愿接受任何访客,表现出超然物外的高洁情操。

最后,诗人强调竹鹤山人并非单纯画家,而是通过画作传达出超越画面的哲理,揭示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画作的意境和主人翁的品格,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隐逸生活的赞赏。

收录诗词(412)

周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赤龙歌

赤龙搅海海水浑,巨鳞细鳞乱纷纷。

大风播荡几寒暑,馀腥犹自满江濆。

上帝闻之发震怒,不使淫威遍下土。

飞符直取赤龙归,投彼遐荒畀豺虎。

春云布满东南隅,疏疏密密雨声徐。

桑麻蔽野鸡犬静,遥闻击壤歌唐虞。

形式: 古风

万竿烟雨图为广德葛清修赋

葛生家世居桐川,开园种竹临平田。

时时酒后发豪兴,凉风疏月落诗篇。

今年见我容台署,手执纨素三尺许。

上有潇湘竹万竿,一半模糊带烟雨。

初疑南国荆山寒,卞和入楚犹未还。

至宝一时收不尽,遗此满地青琅玕。

又疑西土瑶台夕,秦女吹箫还似昔。

凤凰不肯傍人飞,参差乱展云间翼。

画竹何如种竹真,与可去后谁传神。

偶披图画识高赏,飒飒寒气生衣巾。

皇都六月日如灼,金铁欲流石欲铄。

愿言与子归桐川,同向竹林置双脚。

形式: 古风

画鲤歌为吴都事赋

冰解水柔三月节,万顷桃花泛红雪。

东风不动昼冥冥,雷雨交飞电蛇掣。

中有文鲤作龙姿,金鳞六六含光辉。

十载沙泥困头角,此时直向龙门飞。

龙门西望如削壁,浪珠溅沫苔花湿。

天池更在龙门颠,万仞一跃才咫尺。

昔年湖海匹凡鳞,而今化作真龙身。

上天下地倒洪澍,万物枯槁皆回春。

吴君此画千金价,画笔虽真亦是假。

君家双璧照清波,乃是天池化龙者。

形式: 古风

桃源篇

秦人法网密如织,楚人逃生苦未得。

一朝拔邑入南山,咫尺就与尘寰隔。

山中风俗何恬然,竹篱茆舍临平田。

男婚女嫁相代谢,岁月无纪谁知年。

昨日渔郎忽到此,杯酒慇勤问乡里。

汉龙晋马相继兴,始知世代非秦纪。

由来静躁迹不同,山人怕与俗人通。

送得渔郎出山口,归来相与灭其踪。

武陵太守好事者,谓人可仙官可舍。

分付渔郎重问津,溪山宛在眉睫下。

初来夹岸皆桃花,再来赤壁横苍霞。

千峰万壑不可辨,欲从何处寻人家。

我闻海鸥识人意,机心一动鸥不至。

山人心事閒于鸥,孰谓高风可强致。

使君莫厌城市喧,浇醨朴醇各有根。

机心不动争心息,武陵处处皆桃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