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聂先生新安重围先生能通两军之好及城开民皆复全也

李白辞翰苑,前山寻隐沦。

不遇采芝翁,满洞惟白云。

我来礼先生,得与龟鹤亲。

学道须有缘,始逢天上人。

四皓安汉室,先生存歙民。

阴功数已满,自合成天真。

如何未上升,应待玉皇迎。

我愿去浮名,随师归三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隐士聂先生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道德品质和对社会贡献的赞美。诗人李白辞别翰林院,前往山中寻找隐居的聂先生,却未能遇到采芝翁,只见满洞白云,象征着聂先生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诗人前来拜见聂先生,得以结识长寿的龟鹤,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诗中提到学道之人需有缘分,才能遇见像聂先生这样的仙人。聂先生如同四皓一般,为汉室稳定做出了贡献,同时在歙地保全了百姓的生命安全,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放弃世俗的名声,追随聂先生一同归隐三清仙境的愿望,展现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道德品质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人格的颂扬。

收录诗词(86)

王贞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 字:有道(875—958)
  • 号:灵溪
  • 籍贯: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
  • 生卒年:895

相关古诗词

送建昌冯明府

尝闻陶彭泽,解印归匡庐。

今见冯海昏,辞官还隐居。

贤人五百年,间生信非虚。

清风激贪冒,白云同卷舒。

家山列画屏,绿水环庭除。

秋清对吟尊,羲皇人不如。

祇今建昌民,方话大冯君。

何必遗爱碑,政声人尽闻。

形式: 古风

赠浔阳冯明府

政约人知惧,讼庭荒草生。

日高诸吏散,风到七弦清。

诗味匡山色,卧谙湓浦声。

柴桑已不远,何苦念前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宛陵早秋卧病代书寄周明府

为谢临邛宰,时多阙附书。

懒非嵇叔夜,疾比马相如。

溪雨凉生后,山亭月上初。

怀君自有句,何必遗双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宛陵早秋卧病代书寄周明府

吾道岂便丧,时人自不容。

白头伤久别,青眼忆相逢。

萍迹风波急,荷衣雾露浓。

空编太平颂,天子未登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