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元章拜石图附一诗

吾闻周人拜,九辩各有则。

空稽犹简易,振肃仪已极。

礼达百不烦,力致一可惜。

苏卿抗匈奴,郑从厉绝域。

亚夫辞介胄,汲黯服长揖。

生死矢不移,宠辱安所恤。

云胡后来者,软媚等难剧。

望尘伏床下,不复论曲直。

黠以谄公卿,愚以祈老佛。

颓流逐靡风,扫地尽古迹。

元章夙奇荡,动止异俗习。

强项难苟俛,扪膝不轻屈。

自从辞君亲,久不为是役。

落落无为乡,寥寥不齐邑。

伊谁与为礼,见此孤立石。

飒焉松风生,隐只云雾出。

踞如猛虎化,厉若老蛟蛰。

彷佛入鲁庙,正我缄口客。

又疑千秋亭,翁仲失其一。

终知混沌凿,倏忽委灵骨。

欣然命袍笏,雅拜情孔适。

物我了相忘,恭傲吻无隙。

清狂讵如许,深意将有激。

全胜彼昏人,仆仆贾危慝。

但恐违中庸,行怪不可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画元章拜石图”这一主题,展现了明代诗人张宁对古代人物行为和精神风貌的独特见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通过对历史人物如苏武、郑庄公、周亚夫、汲黯等的描述,以及对当代社会现象的讽刺,表达了对传统礼仪、忠诚与坚守的赞美,同时也对社会风气的衰败和世态炎凉进行了批判。

诗的开头提到周人的礼仪,强调了礼仪的简洁与庄重,随后通过苏武、郑庄公等历史人物的典故,赞扬了他们的忠诚与高尚品德。接着,诗人通过“望尘伏床下”的形象,讽刺了当下社会中一些人为了讨好权贵而丧失尊严的行为。进一步,诗人通过“黠以谄公卿,愚以祈老佛”等句子,揭示了社会上存在的谄媚与迷信现象,表达了对这种风气的不满。

后半部分,诗人着重描绘了元章的形象,通过“飒焉松风生,隐只云雾出”等诗句,赋予元章以超凡脱俗之感,象征着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同时,诗人也通过“终知混沌凿,倏忽委灵骨”等句子,表达了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暗示了传统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挑战与困境。

最后,诗人以“欣然命袍笏,雅拜情孔适”结束,表达了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即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找到平衡,保持内心的宁静与高洁。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的敏锐洞察,也体现了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赵千里小景二首(其一)

庭院寂无人,冥怀共谁语。

和风入蓬户,桃李似无主。

妍华岂足怜,幽旷真足与。

呼童抱瑶琴,静对松篁雨。

形式: 古风

赵千里小景二首(其二)

茂树荫碧草,莓苔连砌青。

山童拥敝帚,洒扫当前楹。

行吟白鹤词,坐览黄庭经。

良时苟未迈,笑傲终吾生。

形式: 古风

张叔厚谢安渊明图二首(其一)

度量本知识,器局先文艺。

款笑息群嗔,泠汲止馀沸。

优游别墅棋,閒逸东山妓。

时方竞名达,出处有馀地。

形式: 古风

张叔厚谢安渊明图二首(其二)

翩翩晋徵士,夙志山与泽。

心远趣自高,松菊亦何物。

斗酒不身致,况此名利役。

冥鸿在万里,岂为督邮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