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柰公何。
这首诗名为《箜篌引》,出自汉代乐府,以简短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悲剧性的画面。诗人通过“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四句,将一个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故事呈现给读者。
首句“公无渡河”是劝告,仿佛在提醒某人不要冒险过河,暗示了可能存在的危险或困难。然而,“公竟渡河”中的“竟”字,却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意外,表明尽管有人劝阻,但最终还是有人选择了渡河。这种转折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好奇与思考。
接下来的“堕河而死”直接揭示了结果——渡河的人不幸溺水身亡。这一结局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让人不禁为人物的命运感到惋惜。最后的“当奈公何”则表达了面对不可逆转的结果时的无力感和无奈,似乎在问世间是否还有挽回之法,或是对命运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生命脆弱、命运无常的主题,同时也反映了人类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渺小和无奈。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像是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讨,引发人们对人生价值、生死哲学的思考。
不详
东光平仓。梧何不平。仓梧多腐粟。无益诸军粮。
诸军游荡子。早行多悲伤。
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
荡子何所之,天下方太平。
刑法非有贷,柔协正乱名。
黄金为君门,璧玉为轩堂。
上有双樽酒,作使邯郸倡。
刘玉碧青甓,后出郭门王。
舍后有方池,池中双鸳鸯。
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
鸣声何啾啾,闻我殿东厢。
兄弟四五人,皆为侍中郎。
五日一时来,观者满足傍。
黄金络马头,颎颎何煌煌。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
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