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道院

玉洞泉香草自春,丹楼南下瞰城闉。

青衣童子曾来地,白石先生过去身。

九转炉寒销宿火,七真堂古锁秋尘。

松间道士多凡骨,未省谁为出世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重阳道院》由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所作,描绘了一处隐秘而神秘的道院景象。诗中以“玉洞泉香草自春”开篇,巧妙地将道院置于一个充满生机与灵气的自然环境中,泉水香草,自成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致,暗示了道院远离尘嚣的独特氛围。

“丹楼南下瞰城闉”一句,通过描述道院之上的丹楼俯瞰着城市的边缘,既展现了道院的高远与超脱,也暗含了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接下来,“青衣童子曾来地,白石先生过去身”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增添了道院的历史厚重感和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智慧与德行的追忆与敬仰。

“九转炉寒销宿火,七真堂古锁秋尘”描绘了道院内修行的场景,九转炉象征着炼丹修仙的过程,寒销宿火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净化;七真堂的古锁与秋尘,不仅体现了道院的古老与静谧,也寓意着修行者追求真理与解脱的漫长旅程。

最后,“松间道士多凡骨,未省谁为出世人”一句,以松间道士的形象,表达了对道家修行者平凡外表下的不凡精神的思考,暗示了真正的修行者往往在世俗眼中看似平凡,却能洞察宇宙真理,超越常人。

整首诗通过对道院环境、历史人物、修行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道家文化中追求超脱、内省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与宇宙真理探索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12)

张羽(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宝叔塔院

赤阑闲倚化人宫,湖上春阴望不穷。

百尺楼台空相外,万家城郭雨声中。

斋房漏滴莲花水,讲殿经翻贝叶风。

自笑世缘心似石,拟焚香炷问生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兰室居士袁省掾

弃官归去学寻真,有道何愁白发新。

湖上寻春灵寿杖,松间对客华阳巾。

佛书谩写缘修静,丹药频丸为施人。

自愧后生无所事,也辞冠盖乞闲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伏虎道场联上人

圣明亲选黑衣人,似共名山有宿因。

地上布金多长者,室中传偈总门人。

法身已应诸天相,定力能消万劫尘。

愧我才名非凿齿,道安何事独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刘孝廉入蜀

长亭把酒唱离歌,别路迢迢奈尔何。

淮水东来吴地尽,函关西去蜀山多。

秦宫万井生禾黍,汉阙千门长薜萝。

劝子慎须崇令德,莫将功业更蹉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