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汉代多豪族,恩深益骄逸。
走马踏杀人,街吏不敢诘。
红楼宴青春,数里望云蔚。
金缸焰胜昼,不畏落晖疾。
美人尽如月,南威莫能匹。
芙蓉自天来,不向水中出。
飞琼奏云和,碧箫吹凤质。
唯恨鲁阳死,无人驻白日。
这是一首描绘豪族生活和宴会场景的诗,通过对比和意象展现了当时社会阶层间的差异与矛盾。首句"汉代多豪族,恩深益骄逸"直接点出了汉代贵族的奢侈与傲慢,他们因富有而自得,行为放肆无忌。
随后的"走马踏杀人,街吏不敢诘"则展示了权势之大的豪门,对于普通百姓生命的漠视,以及执法者对此种行为的容忍和恐惧。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法律与道德的虚弱。
接着是"红楼宴青春,数里望云蔚"和"金缕焰胜昼,不畏落晖疾",诗人通过对豪门宴会场景的描绘,表现了豪族们挥霍不已、无视时间流逝的情状。他们在高楼上举行盛大筵席,享受青春与美好时光,对未来毫无忧虑。
"美人尽如月,南威莫能匹"可能是在赞颂宴会中的佳人之美丽,或许是诗人对这种奢华生活的某种讽刺。"芙蓉自天来,不向水中出"则通过芙蓉花不向泥土而生的比喻,强调了豪族与普通百姓的脱节。
最后两句"飞琼奏云和,碧箫吹凤质"描绘了一场宴会上的音乐舞蹈之美妙,"唯恨鲁阳死,无人驻白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位人物(可能是历史上的人物)逝去的哀叹,以及对当前无人能与其匹敌的感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豪门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不平等和道德沦丧,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人物逝去的怀念。
不详
[唐](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唐末诗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两种历史记载。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官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不少诗作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深刻揭露,对广大田家农户的疾苦则寄予极为深切的同情
花树出墙头,花里谁家楼。
一行书不读,身封万户侯。
美人楼上歌,不是古凉州。
灞上送行客,听唱行客歌。
适来桥下水,已作渭川波。
人间荣乐少,四海别离多。
但恐别离泪,自成苦水河。
劝尔一杯酒,所赠无馀多。
片玉一尘轻,粒粟山丘重。
唐虞贵民食,秪是勤播种。
前圣后圣同,今人古人共。
一岁如苦饥,金玉何所用。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