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酒二首(其二)

灞上送行客,听唱行客歌。

适来桥下水,已作渭川波。

人间荣乐少,四海别离多。

但恐别离泪,自成苦水河。

劝尔一杯酒,所赠无馀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在灞桥上送别行人,聆听行者吟唱的离别之歌。
刚才桥下的流水,此刻已在渭河中泛起波澜。
人世间欢乐少,四海之内离别频繁。
只担心离别的泪水,会汇集成苦涩的河流。
我劝你喝下这杯酒,剩下的赠礼已不多了。

注释

灞上:指灞桥,古代长安附近的一座著名送别之地。
行客:远行的旅客。
适来:刚才。
渭川:渭河,流经陕西的一条重要河流。
荣乐:荣耀与快乐。
四海:天下各地。
别离:离别。
泪:泪水。
苦水河:形容因悲伤而变得苦涩的河流。
劝尔:劝你。
一杯酒:一杯酒作为赠别。
馀多:剩余,不多。

鉴赏

诗人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离别之痛的感慨。开篇即以“灞上送行客,听唱行客歌”设定情境,通过耳闻的方式让读者感受别离的情绪。接着,“适来桥下水,已作渭川波”则从视觉转为意象,水波不仅是自然之变,更隐喻着人事的变迁。

“人间荣乐少,四海别离多”是诗人的感叹,点明了人生中的快乐短暂,而分别却无处不在。这一叹息,不仅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更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生命中美好时光的珍惜。

“但恐别离泪,自成苦水河”则深化了前面的主题,泪水如溪流般汇聚,形成了一条痛苦的河流,形象地表达了分别带来的深切悲哀。

最后,“劝尔一杯酒,所赠无馀多”是诗人对行者的一种关怀和送别之情。酒在古代文化中常有解忧、寄托心事的意味,这里则更多地是一份临别的情谊,而“无馀多”亦暗示了送别时难以尽述的心意。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间情感的描绘,抒写出一种淡淡的悲凉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收录诗词(31)

聂夷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唐末诗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两种历史记载。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官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不少诗作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深刻揭露,对广大田家农户的疾苦则寄予极为深切的同情

  • 字:坦之
  • 籍贯: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871

相关古诗词

古兴

片玉一尘轻,粒粟山丘重。

唐虞贵民食,秪是勤播种。

前圣后圣同,今人古人共。

一岁如苦饥,金玉何所用。

形式: 古风 押[宋]韵

田家二首(其一)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悯农二首(其二)

锄田当日午,汗滴禾下土。

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早发邺北经古城

微月东南明,双牛耕古城。

但耕古城地,不知古城名。

当昔置此城,岂料今日耕。

蔓草已离披,狐兔何纵横。

秋云零落散,秋风萧条生。

对古良可叹,念今转伤情。

古人已冥冥,今人又营营。

不知马蹄下,谁家旧台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