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行吟(其二)

投吴走越觅青天,殊不知天在眼前。

开眼见时犹有病,举头寻处更无缘。

颜渊正在如愚日,孟子方当不动年。

安得功夫游宝肆,爱人珠贝重忧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他奔波于吴越之地寻找那青天,却未曾意识到青天近在眼前。
即使睁开眼睛,病痛依然存在;抬头寻找,却发现无处可寻。
颜回正值如同愚者之时,孟子正处在心境不动的岁月。
哪里还能有闲暇去逛珠宝店,只因爱人的珍珠宝贝让我忧虑钱财。

注释

投:奔波。
觅:寻找。
青天:比喻高远的理想或真理。
开眼:睁开眼睛。
病:身心的困苦。
更:更加。
颜渊:孔子的学生,以贤能著称。
如愚:像愚者一样谦虚。
孟子:儒家另一位重要人物。
不动年:心境平静,不为外界所动的年华。
宝肆:珠宝店铺。
爱人:此处指珍视的人。
珠贝:珍珠和贝壳,象征贵重物品。
重忧:深深忧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闲行吟(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困惑与超脱追求。首句“投吴走越觅青天”描绘了诗人四处奔波,试图寻找理想或真理的艰辛历程,但诗人意识到,“殊不知天在眼前”,暗示真理其实近在咫尺,不必远求。

接下来两句“开眼见时犹有病,举头寻处更无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领悟,即使睁开眼睛看到现实,仍有困扰和疾病;抬头寻找理想,却发现难以触及。诗人以颜渊和孟子为例,颜渊在困厄中仍保持淳朴,孟子则处于静默无为的阶段,暗示自己也应效仿他们的精神境界。

最后两句“安得功夫游宝肆,爱人珠贝重忧钱”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渴望有时间去探索精神世界(“游宝肆”),而非沉溺于物质财富(“爱人珠贝”)。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闲吟四首(其四)

欲有一瓢乐,曾无二顷田。

丹诚未贯日,白发已华颠。

云意寒尤淡,松心老益坚。

年来疏懒甚,时忆旧林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闲吟四首(其三)

居洛八九载,投心唯二三。

相逢各白首,共坐多清谈。

人事已默定,世情曾久谙。

酒行勿相逼,徐得奉醺酣。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闲吟四首(其二)

予年四十七,已甫知命路。

岂意天不绝,生男始为父。

且免散琴书,敢望大门户。

万事尽如此,何用过忧惧。

形式: 古风

闲吟四首(其一)

平生如仕宦,随分在风波。

所损无纪极,所得能几何。

既乖经世虑,尚可全天和。

樽中有酒时,且饮复且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