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景象,以冷月、寒桂、蒹葭和西风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哀婉的氛围。"桂冷千山,葭苍一水",展现了秋天的清冷,千里之外的山峦都被桂香浸染,一弯秋水映照着芦苇的苍茫。"西风咽断蝉声",蝉鸣被西风吹得断断续续,更显秋意凄凉。
诗人通过"罗纨夜润,招凉粘湿疏萤",描绘了夜晚的湿润,轻薄的丝织品上凝结着露水,连萤火虫也显得稀疏。"明月不堪赠与,披衣愁若故乡情",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连明亮的月亮也无法排解这份愁绪。
"还惊起,蕉阴睡鹤,独唳空庭",进一步渲染了孤独感,睡在芭蕉下的白鹤被月光惊醒,发出孤独的鸣叫。接着,诗人联想到汉宫往事,想象那些曾经受恩宠的近臣,如今只能在醉酒中暂时忘却烦忧,但醒来后面对的仍是凄迷的景色。
"烟凄蔓草,铜仙清梦迟醒",蔓草在烟雾中显得凄凉,铜铸的仙人雕像似乎也在做着清冷的梦,迟迟不愿醒来。"翠盘又倾碎玉,藕花香杳泪珠零",描绘了露水打落荷叶,玉盘破碎,藕花香气消散,仿佛泪水洒落,增添了无尽的哀愁。
最后,诗人感慨万千,不愿将这些秋露的哀愁寄托于笔端,"休分付,一枝湘管,写怨秋屏",表达了不愿将这份情感化作文字,留在秋天的画屏上的决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对秋露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