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溪墓

元公祠下望,不见莲花峰。

指点读书处,白云生几重。

断碑村竖画,高冢县官封。

一树霜皮老,还疑欲化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易顺鼎所作的《濂溪墓》。诗中,诗人站在元公祠下远眺,却未能望见莲花峰,引发了他的思绪。他想象着当年读书的地方,如今已被白云缭绕,增添了神秘与深远的意境。接下来,他描述了破败的碑文和被县官封存的高冢,暗示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最后,诗人注意到一棵饱经风霜的老树,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他甚至怀疑这棵树是否即将化为龙的传说,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人物的敬仰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整首诗以景寄情,富有历史感和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雨中山行

连山塞鸿濛,万秀争一雨。

杳冥阴阳中,青苍割吴楚。

长飙吹玄云,散此鸦外缕。

村偏行人稀,草木接太古。

酣叶摇天声,怪石挟溪怒。

百霆与千雷,暝斗林壑语。

喧笑杂蛙黾,跬步窘蛟虎。

凄籁孤襟寒,湿路一线取。

佳游虽愉快,僮仆已劳苦。

身穿云根幽,回首迷处所。

形式: 古风

山村雨夜送罗二还南昌

入门避雨屋打头,困眠一榻邻猪牛。

雨脚遮檐万山黑,荒村四月寒如秋。

瓦镫在壁坐摇影,兀兀欲照分襟愁。

范陈对宇阻泥潦,一街似隔千神州。

通家卅载未相遇,遇君武昌今两度。

相携肝胆入名山,岂意山中送君去。

别梦宵沈庐阜云,愁心晓挂章门树。

渊明慧远不可逢,高人去后惟青峰。

昨宵与君连榻处,三生同听东林钟。

怜君病齿归思剧,试饮寒泉销内热。

二轮风火足为灾,六凿根尘皆是贼。

知君净业持已深,一心颇似维摩诘。

养和学道与天游,他日见君当玉色。

形式: 古风

雨行至通远驿

蛟龙徙窟穴,平地生湫渊。

奔湍挟劲驽,倒射千山穿。

玄云正朋兴,飞雨宙合悬。

下踏不测溪,上戴有漏天。

行与雷电斗,万足莫敢前。

沾涂蔽四体,耳目玩已偏。

愧闻叱犊声,力尽垄上田。

一饱庶可冀,前村有炊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雨霁隘口山行

云根吹阴晴,日脚递隐见。

欲持并州刀,剪取丝雨断。

风翻万叶背,雾走千峰面。

灵岳犹混茫,初烟与为冠。

谁能扫氛霾,复此东南观。

天开崖嶂古,愁破岚霞绚。

仆夫指前溪,石濑已可乱。

杂花飘空林,客眼误霜霰。

讵惜泥沾衣,徘徊为芳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