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棒头落节来翻本,闪电光中立信旗。
殃害丛林无说处,几人错认口头肥。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体所作的《颂古十四首》中的第二首。它以独特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棒头落节来翻本"可能是指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遭遇挫折,但仍然坚持翻阅佛法经典寻求答案;"闪电光中立信旗"则象征着在困难和困惑中,信仰如同闪电般照亮前行的道路,坚定地树立起信念的旗帜。
"殃害丛林无说处"暗示了修行路上的艰难险阻和误解,丛林比喻佛教僧侣聚集的地方,"殃害"可能指外界干扰或内心的困扰。"几人错认口头肥"则揭示了人们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误以为口舌上的争论或追求名利就是修行的实质,实则忽略了内在的修炼和精神成长。
整首诗寓言深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揭示出修行者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世俗观念的批判。
不详
妙峰孤顶无知识,百十城游丧善财。
楼阁若还弹指见,分明有眼不曾开。
男儿脚底透长安,得坐披衣肯自谩。
三尺冷光辉夜月,一条秋水迸人寒。
生狞别是一般村,品藻先贤薄后昆。
掉放孤峰争合杀,棒头有眼盖乾坤。
著脚孤危草不生,没栖泊处等闲行。
临风阔却噇空口,断送浑家入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