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词人王洋所作,名为《谹父又赋鼓字一篇复次韵》。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描写宴会场景和个人抱负的诗歌。
“鲁人小信廉纤雨,大国雷车起三鼓。”开篇便以壮观的画面展现,"鲁人小信廉纤雨"可能指的是轻盈细腻的春雨,而"大国雷车起三鼓"则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开始前的紧张气氛。这里的“三鼓”象征着宴会的三个阶段,表明活动的隆重和节奏。
“堂堂千里埶无前,安用渠弥设三渚。”这两句强调了宴会的宏大与无可比拟的气势。"堂堂"一词形容场面之壮丽,而"千里埶无前"则意味着这样的盛况在过去是从未有过的。后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点,暗示宴会的筹备和规模都是空前的。
“使君宾客多英侣,碧玉倾香细腰舞。”这里描写的是宴会上的宾客皆为俊杰,而"碧玉倾香细腰舞"则形容女性舞者的优雅与舞蹈的迷人之美,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浮花浪蕊争取怜,醉乞一言终不许。”这两句可能是在描绘宴会上的轻松愉快的氛围,"浮花浪蕊争取怜"形容的是宴会中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而"醉乞一言终不许"则可能暗示了宴会上某种禁忌或规矩,即便是在酒酣胸热之时也不允许说出的话。
“有时斗酒诗百篇,猛将腰间掣金羽。”这两句转而描写的是宴会中的人们豪饮赋诗,以及猛将的英勇形象。"斗酒诗百篇"表明了宴会上的文人墨客在美酒的激发下创作出众多佳作,而"猛将腰间掣金羽"则展示了一位武将的英武与威严。
“公家丞相在当年,寒解衣裘饥发庾。”这里似乎是在提及历史上的某位重要人物及其功绩。"公家丞相在当年"可能指的是宴会中有尊贵的官员或是对历史上某位丞相的怀念,而后两句则描绘了这位人物在困难时期仍能保持坚韧不拔的品格。
“风流世德今固存,一沐三乾饭三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文化和美好事物能够传承至今的欣慰。"风流世德今固存"意味着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仍被人们所珍视,而"一沐三乾饭三吐"则可能是形容某种修炼或精神上的洗礼,象征着对精神食粮的不断追求。
“生男何用金满籯,传家愿学文中虎。”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后代和教育的期望。"生男何用金满籯"可能是在说即便拥有再多的财富,对于子孙的期待也远远超过这些物质,而"传家愿学文中虎"则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希望后代能够像“文中虎”一样在文学上有所成就。
总体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抱负、历史文化以及教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