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寄上饶守

东村丛祠闻伐鼓,西村巫家女儿舞。

满城半笑半悲啼,唯有使君心独苦。

使君日日拜土龙,尊彝净洁笾豆丰。

公厨弥月不御肉,七十行老筋力充。

明明上天采民誉,先使千嶂云朣胧。

知公不肯爱珠玉,非玉非珠只雨粟。

如今万室动歌弦,稳保千箱满穜稑。

不须衮衮谈政理,但持此事献天子。

从来上瑞是丰年,会有徵书封玉玺。

有如不掩造物功,尽付妙手归长空。

长空冥冥不可名,请公便作喜雨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喜雨之后的景象,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和现实差距的感慨。诗中开篇即以“东村丛祠闻伐鼓,西村巫家女儿舞”勾勒出一幅集市活跃、民间喜庆的图景,接着“满城半笑半悲啼,唯有使君心独苦”则透露出一种对比,虽然表面上看似欢乐,但其中蕴含着不为人知的忧虑和苦楚。

诗中对“使君”的描写颇为细腻,从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到对民众的关怀,都体现出其德行高尚。尤其是“公厨弥月不御肉,七十行老筋力充”一句,不仅展示了使君的清廉和坚韧,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然而,这种美好的愿景并未能完全实现。诗人通过“明明上天采民誉,先使千嶂云朣胧”一句,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呼吁“但持此事献天子”,似乎是在寻求一种解决之道。

最后,“有如不掩造物功,尽付妙手归长空。长空冥冥不可名,请公便作喜雨亭”一段,诗人将希望寄托于自然的力量,将一切交由上天安排,同时也在期待使君能够建造一个象征着和谐与繁荣的“喜雨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中的苦难的同情。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曾侍郎挽章(其一)

道盛当尧日,名高嗣圣初。

人推金鼎望,帝念玉楼居。

旧典尊王迹,传家教孝书。

崇文华夏事,澹泊寄情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曾谹父招客盛夏转凉

火云烈烈烧尘土,八月炎风正三鼓。

使君传教招近局,雨打红尘风起舞。

人言神物戏悭人,长为微情爱三暑。

晴时得雨静招风,若饮清凉汗如雨。

了知人意通三界,达士挥金天不怪。

今朝宾客杂邹枚,想有笔端风雨快。

形式: 古风

曾谹父将赴浮光九日无酒赋二诗次韵(其一)

经营戒奔忙,高士乃贵懒。

不然繫匏瓜,何异列樗散。

若人落闲社,旁观助烦惋。

况闻上方札,天子恨见晚。

朝廷录故旧,士女重嗟远。

父母谢使君,相看犹故眼。

形式: 古风

曾谹父将赴浮光九日无酒赋二诗次韵(其二)

中虚卧北窗,岁月惊兔脱。

侧目一愁胡,已寒不须泼。

吾闻金鼎象,次第有本末。

千里尚疏封,五浆何用设。

它年激沱江,大救相如渴。

丈夫属有念,行行勿骚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