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浚仲

弱冠知君名,王十始逢君。

南宫托同宿,十明披清文。

及我备修纂,缺近幽兰芬。

兹言归故乡,告别那忍闻。

甡甡中林鹿,犹能念其群。

况我同心友,去住从此分。

夜度浙江水,朝看天姥云。春禽正??,夏木方欣欣。

安得遂同载,归偶沮溺耘。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鉴赏

此诗《送吴浚仲》是明代诗人贝琼所作,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祝福。

首句“弱冠知君名”,点明了两人相识已久,从年轻时便已相知。接着“王十始逢君”一句,以王十为引子,进一步说明了两人相遇的契机,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

“南宫托同宿,十明披清文”,描述了两人共同生活、学习的情景,通过“同宿”和“披清文”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共同追求学问的精神。

“及我备修纂,缺近幽兰芬”,在叙述了自己参与编纂工作后,提到了“幽兰芬”,象征着友情的纯洁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离别时的遗憾与不舍。

“兹言归故乡,告别那忍闻”,直接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语气中充满了无奈与伤感。

“甡甡中林鹿,犹能念其群”,以鹿群比喻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分别,也依然怀念彼此,体现了友情的坚韧与长久。

“况我同心友,去住从此分”,强调了与友人的关系如同心有灵犀,无论未来各自走向何方,这份情谊都将永存。

“夜度浙江水,朝看天姥云”,描绘了友人离别时的场景,通过“夜渡”与“朝看”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

“春禽正??,夏木方欣欣”,以生机勃勃的春鸟与繁茂的夏木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希望,预示着尽管分离,但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安得遂同载,归偶沮溺耘”,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生活、劳作的愿望,体现了对简单、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的哀愁,也有对未来的期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深厚友情的珍贵与美好。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六月十五日夜坐明德堂

大火直初昏,回飙荐微爽。

行遵曲池静,坐荫华构敞。

天高积阴散,水明圆魄上。

翩翩去鸟迅,唧唧砌虫响。

胡为京国滞,屡乖林壑赏。

吴中有莼鲈,吾当理归鞅。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出都门一首寄张孟兼主事

日落宿都门,鸡鸣发淳化。

城南夜来雨,连山色如赭。

青松夹高岗,烟火通旅舍。

到家须十日,畬田熟秋稼。

如何山巨源,未知嵇叔夜。

野鹤终去人,疲牛岂胜驾。

寄书谢所亲,吾今老林下。

形式: 古风

辛亥初度日偶成

吾生本如寄,有酒还自酣。

岂待三宜休,已知七不堪。

陶泓且当传,孔方安可谈。

触网笑神龟,束身悲老蚕。

倘能从兹去,卜宅南山南。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独酌

行军已六九,发脱身渐羸。

不及桃李花,遽成莆柳衰。

贵贱必同尽,造化宁吾私。

徒闻王子乔,何处求安期。

区区营丹砂,贪生无乃欺。

今朝欣无事,酒熟当自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