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宛如仙境的画面。诗人以“谁言城市近,别是一仙源”开篇,巧妙地将繁华的城市与隐秘的仙境对比,暗示了桃花坞的独特魅力。接着,“不用闷深洞,扁舟自到门”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桃花坞比作一个无需深入探索的仙境,只需乘一叶扁舟即可到达,形象地表达了桃花坞的易达与宁静。
“今时异秦世,六合共乾坤”则进一步强调了桃花坞与外界的隔绝感,仿佛是一个独立于世外的天地,与历史上的秦朝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桃花坞的超脱与纯净。最后,“已见吴门卒,揶抡笑绮园”两句,通过描述吴门(苏州)的景象,反衬出桃花坞的宁静与美好,揶抡(戏弄)和绮园(华丽的园林)的对比,更凸显了桃花坞的自然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桃花坞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都市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