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度险聊凭九节杖,凌虚来谒三花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借助九节杖翻越艰险,前往三花岩进行拜访的场景。"度险聊凭九节杖",这里的"九节杖"是一种象征,可能代表坚韧与智慧,也可能是实际的登山工具,显示出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定和自信。"凌虚来谒三花岩","凌虚"意味着超越尘世,直上云霄,表现出诗人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三花岩"则可能是名胜古迹或象征某种精神寄托。整体上,这句诗富有动态感,体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寻求精神归宿的决心。
不详
船尾淮山青未了,马头隋柳绿相迎。
圣胎初出赤志翁,丑杖旁扶赤志翁。
心悠悠。恨悠悠。谁剪春山两点愁。笙寒燕子楼。
晓星稀。暮云飞。织就回文不下机。花飞人未归。
砌红慵扫,问东风、应念西园寥落。
帘卷垂杨莺啭巧,才见还因飞却。
捻指光阴,关心节序,总在秋千索。
翻翻双蝶,傍人争趁行乐。
曾记步月归来,秦筝弹遍,共倚阑干角。
别后池亭谁斗草,多少芳游担阁。
世事升沈,人生聚散,俯仰空如昨。
馀香犹在,绣帏清晓寒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