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梁木遽摧残,岂徒吾党青年,一恸同声为国惜;
谤书无价值,就论学章邮政,两遭弹语负公多。
此挽联哀悼张之万,情感深沉。上联“梁木遽摧残”以“梁木”喻指逝者,形象地描绘了张之万逝世的悲痛场景,暗示其离世如同大厦之梁折断,对国家和同僚都是巨大的损失。“岂徒吾党青年”则强调了张之万在同辈中的重要地位,他的离去不仅仅是年轻一代的损失,更是整个群体的遗憾。“一恸同声为国惜”,表达了全体人士共同的哀痛之情,以及对国家的深切惋惜。
下联“谤书无价值”是对流言蜚语的轻蔑态度,表明张之万的品德与贡献远超那些无意义的指责。“就论学章邮政”可能是指张之万在学术或政务上的成就,通过“学章”和“邮政”这两个领域,赞扬了他在专业领域的卓越贡献。“两遭弹语负公多”则指出张之万在任期间,虽遭受不实指责,但其公心与付出并未因此减少,反而彰显了他的高尚人格与无私精神。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也颂扬了其在学术、政务乃至国家层面的贡献,以及面对非议时的坚守与担当。
不详
公今未死,不过代民族往诉帝阍,苍苍者如鉴血诚,方将左设铎、右悬鼗,唤醒众生,虽在九原开口笑;
臣本无知,最恫任神州沦为鬼国,莽莽然谁非胞与,纵使石镌名、铜铸像,兴言遗恨,何曾一事满心来。
落花时节正逢君,比屋言欢,最难忘故人鸡黍;
大树飘零今殆尽,登楼蒿目,问谁平亚海风涛。
空冀北之一群,通都传诗伯英名,畴人绝学;
哀江南兮千里,故国有芙蓉城郭,杨柳楼台。
人为其易,我为其难,程婴何以保孺子;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文山不愧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