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六首(其四十二)

法身充塞太虚空,出没何曾有定踪。

独许波旬知此意,半偷欢喜半搥胸。

形式: 偈颂 押[冬]韵

翻译

法身充满整个宇宙,出现消失从无固定轨迹。
只有波旬能理解这深意,一半欢喜一半心中激动。

注释

法身:指佛教中的觉悟者或佛的化身。
太虚空:指宇宙、天空。
出没:出现和消失。
定踪:固定的踪迹或规律。
波旬:古印度神话中的魔罗,此处借指神通广大的人。
此意:指佛法或某种深刻的理念。
偷欢喜:暗自欢喜,内心窃喜。
搥胸:捶打胸口,表示激动或感慨。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法无边和修行者的内心体验。"法身充塞太虚空"描绘了佛法无所不在的广大无垠,如同宇宙中的法性真理。"出没何曾有定踪"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不可捉摸,没有固定的形式或路径。

"独许波旬知此意"中的"波旬"在佛教中常指魔障,这里暗示只有那些深入理解佛法的人,如魔也能领悟到其中深意。"半偷欢喜半搥胸"则揭示了修行者在体悟佛法时的复杂情感,既有领悟佛法的喜悦,又有对自身无知的自省和内心的震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着对佛法的敬畏与探索,以及修行者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顿悟与困惑。

收录诗词(115)

释子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七十六首(其三十五)

十声槌下定纲宗,送去迎来事一同。

竖百横千有通变,笊篱无柄舀春风。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寒山把蕉叶执笔赞

吟诗吟未就,执笔且搜枯。

欲写芭蕉上,依前一字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朝阳赞

者边才补了,又见那边穿。

不觉日又夜,争教人少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谢东禅月湖以诸祖偈颂见示

家贫路富鼻辽天,各立门风辱祖先。

争似太平无事客,长伸两脚放憨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