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十七)访所欢作

路旁厢板乌椑树。树椑乌板厢旁路。寻处甚阴阴。

阴阴甚处寻。缕丝千点雨。雨点千丝缕。

何若别情多。多情别若何。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词人毛奇龄的《菩萨蛮·其十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路旁乌椑树的场景。"路旁厢板乌椑树,树椑乌板厢旁路",通过反复强调树与厢板的颜色和位置关系,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下来的"寻处甚阴阴,阴阴甚处寻",表达了寻找某处的迷茫和追寻之情,仿佛在暗示着情感的追寻之路。

后半部分"缕丝千点雨,雨点千丝缕",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雨滴比作千丝万缕的情思,形象地展现了愁绪的纷繁复杂。最后两句"何若别情多,多情别若何",直接抒发了词人对离别之情的感慨,疑问中带有深深的无奈和不舍,表达了词人对所欢的深深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对路旁乌椑树的描绘和雨的比喻,传达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别情的独特感受。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十八)落帆亭送女士黄皆令远行

窄帆轻落亭前驿。驿前亭落轻帆窄。红露浥花栊。

栊花浥露红。渡淮临雨暮。暮雨临淮渡。

长过莫愁乡。乡愁莫过长。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摊破浣溪沙.怀张七雏隐粤东未归

黄木湾前芦雁稀。琵琶洲畔竹花飞。

南去陆郎烟瘴里,几时归。

翠鸟羽长临镜远,章鱼海阔跳波微。

看到木棉红又白,好装衣。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少年游.过陵下感旧

当时邂逅,凌家山下,桃树满前津。

今来又值,桃花开后,不见那时人。

香轮翠幕陵前路,日影动飞尘。

流水横斜,鸟啼哀怨,愁对武陵春。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南柯子(其一)斗草词

喜摘唯红豆,难攀是白榆。百花亭外展氍毹。

藏得宜男、临赛又踟蹰。绡帕牵藤刺,缃襕裹露珠。

朦胧却把翠钿输。暗拣花枝、插补鬓边虚。

形式: 词牌: 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