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寂寞蓬蒿径,喧喧湫隘庐。
屡逢长者辙,时引故人车。
孟母迁邻罢,将军辞第初。
谁怜草玄处,独对一床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寂寞和萧索的生活氛围,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寂寞蓬蒿径"和"喧喧湫隘庐"两句,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描绘了一种荒凉与偏僻的居住环境,其中"蓬蒿径"指的是被野草覆盖的小路,而"湫隘庐"则是指那些位于水边、树荫下或是山脚下的简陋房屋,"喧喧"形容声音杂乱,可能是因为多的人或动物活动的声音。
接下来的"屡逢长者辙,时引故人车"两句,则从时间的维度上,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屡逢"意味着频繁遇见,而"长者辙"则是指那些年长者的足迹或痕迹;"时引故人车"则是在特定的时间(可能是某个节日或者纪念日)去牵引那些记忆中的旧友的马车。
第三部分"孟母迁邻罢,将军辞第初"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来表达诗人的个人情感。"孟母迁邻"出自《列女传》,讲述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教育儿子而搬家,以寻找更适宜的教育环境;"罢"字在这里用来表示完成或终止;"将军辞第初"则可能是指一位将领在他任职生涯开始时离开了自己的住宅,表达了一种离别和新的开始。
最后两句"谁怜草玄处,独对一床书"则描绘了诗人孤独的读书生活。"草玄"可能指的是荒凉的环境或者是未被人注意到的角落;"独对一床书"则形容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着厚厚的一叠书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寂寞生活的感受,以及他对于知识和过往记忆的珍视。在这个过程中,诗人的内心世界得到了丰富的情感表达。
不详
唐代诗人。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日夕三江望,灵潮万里回。
霞津锦浪动,月浦练花开。
湍似黄牛去,涛从白马来。
英灵已杰出,谁识卿云才。
綵棹浮太液,清觞醉习家。
诗情对明月,云曲拂流霞。
烟散龙形净,波含凤影斜。
安仁动秋兴,鱼鸟思空赊。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氛。
白花摇凤影,青节动龙文。
叶埽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绝饮惩浇俗,行驱梦逸材。
仙人拥石去,童子驭车来。
夜玉含星动,晨毡映雪开。
莫言鸿渐力,长牧上林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