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

武夷曾向丹青见,今日经游意豁然。

花貌云中来玉女,棹歌溪曲过儒仙。

欲从注易烟林表,正拟观风瘴海壖。

矫首峰峦千万状,月华明处有啼猿。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武夷山曾经在画中显现,今日亲身游览心情开朗。
如花容颜似仙女从云端降临,船歌轻荡在溪流曲径间经过儒仙的居所。
我想要在烟雾缭绕的树林深处研读易经,正计划欣赏海畔的风土人情。
抬头望去,峰峦千变万化,明亮的月光下,山中有猿猴哀啼。

注释

武夷:武夷山。
曾:曾经。
向:向来。
丹青:绘画。
见:显现。
今日:今天。
经游:亲身游览。
意豁然:心情开朗。
花貌:如花的容貌。
云中来:从云端降临。
玉女:仙女。
棹歌:船歌。
溪曲:溪流曲径。
过:经过。
儒仙:儒士仙人。
欲:想要。
从注易:在易经中研读。
烟林表:烟雾缭绕的深处。
观风瘴海壖:欣赏海畔风土人情。
矫首:抬头。
峰峦:山峰。
千万状:千变万化。
月华:月光。
明处:明亮的地方。
有:有。
啼猿:哀啼的猿猴。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武夷》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首句“武夷曾向丹青见”暗示武夷山在艺术作品中已有闻名,而今日亲身游览更显心境开阔。接下来的“花貌云中来玉女,棹歌溪曲过儒仙”,运用神话传说,将山中的美景比作仙女降临,溪流边传来儒仙的歌声,增添了诗意和神秘色彩。

“欲从注易烟林表,正拟观风瘴海壖”表达了诗人想要深入山中研读易经,感受自然风土的愿望,同时也暗指武夷山环境独特,可能有瘴气缭绕。最后,“矫首峰峦千万状,月华明处有啼猿”,诗人抬头仰望峰峦叠嶂,月光下猿猴哀鸣,画面生动,给人以深远的遐想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武夷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传说,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知识探索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神秘力量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二)

著要及春前后到,趁赋梅花庾岭东。

形式: 押[东]韵

题王氏小园

山脉钟云气,新晴散紫霞。

玉藏云里石,金落水中沙。

瘦鹤依疏竹,饥蜂恋落花。

临池看洗砚,知是右军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华盖山

巍然独立九霄中,势压衡庐亘华嵩。

捣药声高蟾阙近,乘槎路渺鹊桥通。

三更见日生沧海,六月飞霜下翠空。

好挟千年王子晋,玉笙轻度碧桃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郁林寺

一径通深窈,丛林独蔚然。

神仙栖佛屋,香火当僧田。

罕见催租吏,谁谈文字禅。

吴侬来拜朔,偻指满三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