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

一亩秋蔬半成实,灶突无烟已三日。

良人佣车毙车下,老妇抱子啼空室。

秋风九月天已寒,饥肠不饱衣苦单。

我身为吏救无术,坐视啼泣空汍澜。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亩地里的秋菜已有半数成熟,灶台烟囱已经三天没有冒烟。
丈夫在拉车时死于车下,老妇人抱着孩子在空荡的家中哭泣。
九月秋风已带来寒冷,饥饿的人们食不果腹衣衫单薄。
我身为官吏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哭泣,内心悲痛欲绝。

注释

一亩:一亩地。
秋蔬:秋季蔬菜。
半成实:一半已经成熟。
灶突:烟囱。
无烟:没有炊烟。
三日:三天。
良人:丈夫。
佣车:雇佣车辆。
毙:死亡。
子:孩子。
啼:哭泣。
空室:空房子。
秋风:秋风。
九月:农历九月。
天已寒:天气已冷。
饥肠:饥饿的肚子。
衣苦单:衣服单薄。
我身:我作为。
吏:官吏。
救无术:无法救援。
坐视:袖手旁观。
啼泣:哭泣。
空汍澜:空自悲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贫困农村的景象,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艰难生活和官府的无能为力。诗人通过对秋天蔬菜成熟、灶突无烟、佣工受伤等细节的描述,展现了农民的劳作与困苦,以及社会的不公。

"一亩秋蔬半成实"表明农业生产的艰辛和收获的有限。"灶突无烟已三日"则暗示着家庭生活的冷清,无人烧火做饭,可能是因为贫穷或其他原因导致的。

"良人佣车毙车下"和"老妇抱子啼空室"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悲惨的情景,人们在困苦中挣扎,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无法得到。

"秋风九月天已寒"描写的是季节的转换和天气的变化,而"饥肠不饱衣苦单"则是对贫穷之痛的直接表达,反映出人民的生存状况极其艰难。

最后两句"I身为吏救无术,坐视啼泣空汍澜"表明诗人作为地方官员,对于眼前的困境感到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的悲惨遭遇。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自我否定,也是对整个社会体系的深刻批判。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当时农民的艰难处境和官府的无效治理,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公的忧虑。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七夕歌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官召集役灵鹊,直渡银河云作桥。

河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纤成云雾紫星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与牵牛夫。

自从嫁得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理来时路。

但令一岁一相见,七月七日桥边渡。

别长会少知奈何,却悔从来欢爱多。

匆匆万事说不尽,烛龙已驾随羲和。

河边灵官催晓发,令严不管轻离别。

空将泪作雨滂沱,泪痕有尽愁无歇。

我言织女君莫叹,天地无穷会相见。

犹胜姮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

形式: 古风

七日晚同潘郎乘月到栾家观鹤问石生羚羊角偶有之今早惠角一对良真是也吾药遂成欣然作诗

昨宵风月好,携手得吾人。

南街访老鹤,夜扣主人门。

入门未相见,清唳已可闻。

见我展双翅,俯啄意甚驯。

访药偶有之,初尚疑未真。

今晨堕我前,获此万里珍。

披图验良是,入药定有神。

望兹以试方,辅此老病身。

嗟我天所穷,一事百苦辛。

兹游乃辄遂,造物良已仁。

因歌遂成诗,往调柯山君。

形式: 古风

七月十日雨炎暑顿解有感

空山风雨夕,微雨凄房栊。

徂年兆摇落,感叹白头翁。

谪居困炊玉,无田愿年丰。

欲持一杯酒,旁舍庆老农。

烈日辞纨扇,高林坠晚风。

青灯夜斋静,不睡独闻蛩。

形式: 古风

九月一日有作

恍恍日光薄,萧萧风叶吟。

今辰九月朔,秋物半侵寻。

赖有堂下菊,芬芳散浮金。

感兹摇落际,采撷慰孤斟。

木落见南山,池清照疏林。

翩翩短羽健,杳杳潜鳞深。

落漠苦无趣,屡空阻抽簪。

晴明蹑吾屐,晚岁多重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