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入翰林别同僚

一辞銮署守英蕃,两见庐峰媚翠樽。

政懦每怜民若子,岁丰还喜稻成孙。

离愁且饮闲人酒,密对须求长者言。

入奉清朝同一德,晨趋岂叹鬓霜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离开朝廷任职异邦,两次目睹庐山美景如翠色酒杯。
治理无力常把百姓当孩子般怜爱,丰收之年更欣喜稻谷如同子孙满堂。
离别愁绪暂且借闲人之酒消解,重要之事需与长者深入交谈。
入朝侍奉皇上共享同一份德行,清晨上朝怎会因白发增多而叹息。

注释

銮署:朝廷。
英蕃:异邦。
庐峰:庐山。
翠樽:翠色酒杯。
政懦:治理无力。
民若子:百姓如子。
岁丰:丰收之年。
稻成孙:稻谷丰收。
离愁:离别愁绪。
闲人酒:闲人之酒。
长者言:长者之言。
清朝:清朝。
同一德:共享同一份德行。
鬓霜繁:白发增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筠的作品,名为《召入翰林别同僚》。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离别之情。

"一辞銮署守英蕃,两见庐峰媚翠樽。"

这里描绘了朋友间的分别场景,“銮署”指的是官府的大门,诗人在此与友人告别。接着“庐峰”一词,不仅形容山的美丽,也暗示着友人的高洁品格。而“媚翠樽”则是比喻朋友间情谊如同美酒般醇厚。

"政懦每怜民若子,岁丰还喜稻成孙。"

这一句表达了对百姓的关怀和对农业丰收的喜悦。“政懦”意味着治理之道温柔而仁慈,“每怜民若子”则强调了诗人对于人民的深切爱护,正如父母爱护孩子一般。而“岁丰还喜稻成孙”则是对农业收成的喜悦之情,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离愁且饮闲人酒,密对须求长者言。"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离别时的哀愁,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间交流的期待。“离愁”指的是分别之情,“且饮闲人酒”则是劝酒以遣愁思。而“密对须求长者言”则意味着诗人希望与年长有智之士进行深入交谈,寻求他们的指导和建议。

"入奉清朝同一德,晨趋岂叹鬓霜繁。"

这句表达了对加入翰林院、服务国家的自豪感以及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入奉清朝”说明诗人进入了清净高洁的朝廷,“同一德”则是指与朝廷保持一致的道德标准。而“晨趋岂叹鬓霜繁”则是在表达对岁月匆匆、头发渐白的感慨,诗人在这里流露出对于光阴似箭、时不我与之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情世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国家和百姓的关怀。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受,以及对于仕途生涯的自豪与期待。

收录诗词(130)

刘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真宗咸平元年进士。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真宗、仁宗两朝,屡知制诰及知贡举,预修国史。尝拒草丁谓复相位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终知庐州。工诗,与杨亿时号“杨刘”。与杨亿、钱惟演等合编《西昆酬唱集》,后世称“西昆体”。有《刑法叙略》、《册府应言》、《玉堂集》等

  • 字:子仪
  • 籍贯:宋大名
  • 生卒年:971—1031

相关古诗词

旧将

丈八蛇矛战血乾,子孙今已列材官。

青烟碧瓦开新第,白草黄云废旧坛。

劳薄可甘先蔺舌,爵高还许戴刘冠。

秋来从猎长杨榭,矍铄犹能一据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汉武

汉武天台切绛河,半涵非雾郁嵯峨。

桑田欲看他年变,瓠子先成此日歌。

夏鼎几迁空象物,秦桥未就已沉波。

相如作赋徒能讽,却助飘飘逸气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立夏奉祀太一宫

舜柏森森拂绛霄,薰风瑟瑟动云璈。

琳房遍设沉榆席,金檠齐燃绿桂膏。

秘册十行开凤检,灵辉三烛驻霓旄。

香飘员峤空歌歇,北斗阑干月殿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休沐端居有怀希圣少卿学士

䡾䡾风檐乳燕翔,浴兰衣绤簟流黄。

云容倏变千峰险,草色相沿百带长。

旋制紫荷供橐笔,暗移神蔡忍支床。

思君祇欲倾家酿,待警同谁赋柏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