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传正之官礼部

妙道微言早自知,钧衡何事器君迟。

连墙并屋相从久,耸壑昂霄此去宜。

画省含香脩故事,云台呼仗请私仪。

想君清直家风在,好为朝廷作伯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深奥的道理早有领悟,为何对你迟迟未重用。
长久以来你与我们并肩,这次离去定能高飞入云霄。
宫廷中你继续书写佳话,请求私下召见以示尊重。
想来你的清廉正直家风犹存,期待你能为朝廷做像伯夷那样的贤人。

注释

妙道:深奥的道理。
微言:微妙的言论或智慧。
自知:自己早已明白。
钧衡:比喻权衡、选拔人才的重要职位。
器:任用,器重。
连墙并屋:紧密相连。
相从久:相伴已久。
耸壑昂霄:形容志向远大,要飞得很高。
宜:适宜,适合。
画省:皇宫中处理政务的地方。
含香:指代宫廷中的香气,象征高贵。
脩:修,修养。
故事:典故,事迹。
云台:古代宫殿名,常用来指代朝廷。
呼仗:召唤仪仗,显示尊贵。
私仪:私人礼节,特许的待遇。
清直:清廉正直。
家风:家族的风气和传统。
作:成为。
伯夷:商朝忠臣,以不食周粟而闻名,象征高尚品德。

鉴赏

这首诗是孔武仲的《送传正之官礼部》,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首句“妙道微言早自知”,表明传正之已经悟透了做人的真理和道德标准,这种理解是内心自然形成的,不需要外界的提醒。第二句“钧衡何事器君迟”则是对传正之即将担任的官职表示赞赏,认为他的人品和能力足以胜任这个职位,“钧衡”指的是古代用来称量物重的标准器具,比喻为官公正无私。

第三句“连墙并屋相从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传正之长期的深厚友情,如同紧密相连的房屋和墙壁,表达了不离不弃的情感。第四句“耸壑昂霄此去宜”则是对传正之未来职业生涯的美好祝愿,“耸壑昂霄”形容高峻宏伟,比喻传正之仕途坦荡,一帆风顺。

第五句“画省含香脩故事”,通过“画省”和“含香”的意象,营造出一种优雅宁静的氛围,“脩故事”则是对传正之过往经历的肯定和纪念。第六句“云台呼仗请私仪”,诗人邀请传正之到高耸的云台上,一起回忆往事,分享个人的礼节或仪式。

末两句“想君清直家风在,好为朝廷作伯夷”表达了对传正之品德和家族美德的怀念,以及希望他能够像古代的伯夷一样,为国家出力。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和对其未来美好祝愿,充满了温馨和期待的情感。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送景文之官明州

京尘不可久,得地海潮东。

市郭沧溟上,庵岩翠嶂中。

江瑶如切玉,越女不施红。

官事从容了,时当作醉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游景叔使陜西

谕指严生不惮劳,为君谈笑取临洮。

轺车复历秦关险,绣扆新瞻汉殿高。

直使三农归陇亩,勤将尺纸荐英豪。

峰岚涧水香山路,想见春风动锦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韩密学知定州

闻说公家阅古堂,于今出守似还乡。

营开细柳旌旗动,山假胭脂苜蓿长。

北府貔貅瞻玉节,南楼风月寄胡床。

亲朋出祖无惆怅,早晚韩侯对未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殷父弟知衡州

浮云富贵本无情,出守衡阳地望清。

陇亩良田多乐岁,江山秀气入重城。

铃斋宴衎茶樽佚,棠荫优游狱讼平。

应念区区大梁客,朝衣颠倒趁鸡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