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送花玉五姑母归瓦梁

相依几夕数觥筹。沟水忽分流。

杨枝待折还延伫,凭轻帆、欲去还留。

惆怅石城桥畔,一年一送归舟。歌残金缕不胜愁。

无语注双眸。江南剩有欢场在,料隔江、梦也回头。

却怪莺声啼处,绿阴遮断红楼。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未来的思念。词人通过“相依几夕数觥筹”开篇,将送别的场景置于夜晚饮酒的氛围中,暗示了离别前的不舍与深情。随后,“沟水忽分流”一句,巧妙地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沟水的分流象征着两人即将分离的命运,增添了别离的哀愁。

“杨枝待折还延伫,凭轻帆、欲去还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杨枝未折,是犹豫与期待的体现;轻帆欲去,又表现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现状的留恋。这种内心的挣扎,让读者感同身受,仿佛能听到词人内心的呼唤与叹息。

“惆怅石城桥畔,一年一送归舟”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石城桥畔的送别场景,每年一次,年复一年,每一次都是离别的痛苦,每一次都让人难以忘怀。这种重复的离别,加深了词人的孤独与哀伤。

“歌残金缕不胜愁,无语注双眸”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歌声已尽,只剩下无言的泪水与凝视,表达了无法言说的悲伤与不舍。而“江南剩有欢场在,料隔江、梦也回头”则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希望,即使在分别之后,心中仍存有对相聚的渴望与期待。

最后,“却怪莺声啼处,绿阴遮断红楼”以自然界的鸟鸣与绿树为背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和对未来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148)

袁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秋日侍莲甫舅氏游摄山

认丹崖翠巘影钩连,别有洞中天。

恰秋空云净,斜阳一抹,红挂峰前。

楼阁玲珑不断,只合住飞仙。

何处晚钟起,敲破苍烟。

重倚松亭伫立,指水流花淡,泉喷珠圆。

忽怒涛风卷,暝色上松巅。

有冲寒、两三来雁,写新愁、欲下又回旋。

低回处、再来蜡屐,知是何年。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菩萨蛮.登最高峰

一峰秀起群峰小。东流如带山腰绕。日落数归船。

江村起暮烟。来时松下路。半被云迷住。

一笑问山灵。还离天几层。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喝火令.寄怀云裳姨母

点点秋声碎,丝丝梦影残。露凉如水怯凭栏。

辜负水晶帘外、月团圆。已觉鸡筹闰,生怜烛泪干。

金猊熏透鹧鸪斑。可也无聊,可也掩屏山。

可也数它归雁,愁上两眉湾。

形式: 词牌: 喝火令

清平乐.冬夜偶成

宵长人静。刮地东风紧。冷逼罗帱眠未稳。

难遣离愁千顷。起来闲倚窗纱。夜深谁拨琵琶。

听得小鬟私语,月钩初上梅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