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应曲(其四)

重午。重午。华屋薰风燕乳。红榴著色无多。

写入秋云扇罗。罗扇。罗扇。好与谢娘方便。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樊增祥所作的《转应曲》第四首。诗中描绘的是端午节(又称重午)的景象,着重于夏日的风情。"华屋薰风燕乳"一句,形象地写出富贵人家院落里,暖风习习,燕子正在喂雏的情景,充满了生机和温馨。"红榴著色无多"则描绘了石榴花开得不多,但颜色鲜艳,为夏日增添了几分热烈的气息。

接下来的"写入秋云扇罗",将这美好的夏日景色比喻为秋天的云彩,通过扇子这一意象,暗示时光流转,夏日即将过去。"罗扇,罗扇"的反复,强化了对扇子的描绘,扇子在古代是消暑的工具,也是女性常用的装饰品,这里可能暗指女子使用扇子的优雅。

最后两句"好与谢娘方便",谢娘出自南朝乐府《子夜歌》,泛指美女,此处借指佳人。诗人说扇子正好给美人们带来凉爽,寓意着夏日的美好时光适合与美人共度,流露出一种闲适和浪漫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诗意的比喻,展现了夏日的风情和人间的温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细腻体察。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一)徐俟斋画山水屏题词

两岸春山中有溪。圩田雨足罢耕犁。

镜中每对青丫髻,树里时闻白画眉。

撑小艇,泛清漪。秦人洞口白云迷。

二千年后溪边水,照出桃花似旧时。

形式:

鹧鸪天(其二)

大好楼台欲住难。暂寻幽事画桥边。

树含龙井明前雨,帆带潇湘转处烟。

寻药去,采芝还。水天闲话鬓丝寒。

归来拣得松针笔,细写溪南数朵山。

形式:

鹧鸪天(其三)

南浦销魂第一程。萋萋芳草怨西征。

烟鬟送客参差出,春水如愁日夜生。

芳雨歇,绮云平。莫将兰桨击空明。

烟波可是明妃面,费尽丹青貌不成。

形式:

鹧鸪天(其四)

谁写渔梁落照痕。乱鸦疏处见烟村。

数家桑柘临溪水,一棹桃花访故人。

樵唱远,梵钟闻。亭亭一塔倚松云。

时人若问庞居士,石壁烟萝是鹿门。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