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望长安路几千,迟回不为别家难。
酌量才地心虽动,点检囊装意又阑。
自是远人多蹇滞,近来仙榜半孤寒。
嘶风重诉牵盐耻,伯乐何妨转眼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咸用所作,名为《投知》。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怀才不遇、志不得行之感慨的诗篇。
首句“西望长安路几千”表明诗人心系远方的京城长安,而“迟回不为别家难”则透露了诗人对仕途的不顺利,表示他不是为了其他家庭的困难而迟疑。这里的“迟回”暗示着诗人在仕途上的停滞和徘徊。
接着,“酌量才地心虽动,点检囊装意又阑”则是说诗人虽然内心充满了才华想要发挥,但每当细数自己的才能时,又感到意气风发却无处施展。这里的“囊装”比喻诗人的才华如同珍宝被封存,无法展现。
第三句“自是远人多蹇滞,近来仙榜半孤寒”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外来者,在仕途上遭遇了许多障碍和困难,而“仙榜”通常指的是科举考试的名单,这里“半孤寒”可能暗示着诗人在科举上的不顺利,或者是对未来仕途的悲观预测。
最后两句,“嘶风重诉牵盐耻,伯乐何妨转眼看”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过去失败经历的感慨,以及希望像伯乐一样能识别和赏识人才的愿望。这里的“嘶风重诉”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叹息与哀求,而“牵盐耻”则是比喻诗人对于过去无法实现抱负的遗憾。“伯乐何妨转眼看”中,伯乐是传说中的良马识别者,这里诗人希望伯乐能够慧眼识珠,对自己的才能给予认可。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长安路的遥望、才华的自我审视、仕途的艰难和人才识别的渴望,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对未来某种美好期待。
不详
少见南人识,识来嗟复惊。
始知春有色,不信尔无情。
恐是天地媚,暂随云雨生。
缘何绝尤物,更可比妍明。
一叶闲飞斜照里,江南仲蔚在蓬蒿。
天衢云险驽骀蹇,月桂风和梦想劳。
绕枕泉声秋雨细,对门山色古屏高。
此中即是神仙地,引手何妨一钓鳌。
生身便在乱离间,遇柳寻花作么看。
老去转谙无是事,本来何处有多般。
长怜蠛蠓能随暖,独笑梧桐不耐寒。
覆载我徒争会得,大鹏飞尚未知宽。
云泉日日长松寺,丝管年年细柳营。
静躁殊途知自识,荣枯一贯亦何争。
道傍病树人从老,溪上新苔我独行。
若见净名居士语,逍遥全不让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