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五音石鱼

瑰石含幽响,神鱼入巧裁。

扬鬐方丈室,骧首雨花台。

音逐神光动,鳞随日影开。

锦鲸同诡状,桐鲤愧凡材。

泉吼松边应,僮闻竹下回。

点头曾悟法,烧劫不成灰。

沦弃经风雨,迁移出草莱。

热生敲处火,润带卧时苔。

夏后璜今复,周王鼓未摧。

希声洗烦虑,日欲上方来。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梁寅所作的《赋五音石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五音石鱼的独特魅力与神秘气息。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五音石鱼的形态、动态以及它所引发的自然音响与心灵触动,描绘得淋漓尽致。

首先,诗人通过“瑰石含幽响,神鱼入巧裁”两句,巧妙地将五音石鱼置于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环境中,暗示其非同寻常的特质。接着,“扬鬐方丈室,骧首雨花台”描绘了五音石鱼在特定空间中的姿态,展现出其独特的存在感。随后,“音逐神光动,鳞随日影开”进一步渲染了五音石鱼与周围环境互动的景象,仿佛其自身蕴含着某种超乎自然的力量。

“锦鲸同诡状,桐鲤愧凡材”两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五音石鱼与众不同的形态与价值,将其视为非凡的存在。接下来,“泉吼松边应,僮闻竹下回”描绘了五音石鱼引发的自然音响,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最后,“点头曾悟法,烧劫不成灰”表达了对五音石鱼智慧与坚韧精神的赞美,暗示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价值。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五音石鱼的外在美,更深入探讨了其内在的精神力量,以及与自然、宇宙之间的微妙联系。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梁寅成功地将五音石鱼这一自然奇观转化为富有哲思的艺术作品,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252)

梁寅(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 字:孟敬
  • 籍贯: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
  • 生卒年:1303——1389

相关古诗词

题黄孟节峡东草堂

市迥茅堂静,冈分玉峡回。

藤檐云气逼,瓮牖旭光来。

稚柳依沙种,幽花瞰水栽。

凫鹥时狎近,豺虎息惊猜。

山霭霏霏远,汀云漾漾开。

游丝当散帙,啼鸟劝持杯。

商舶从纷若,桡歌亦快哉。

名同浣溪叟,暂屈济时才。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赠李以洪归豫章

吉日棹讴发,蘼芜江上青。

纵鱼跃冰渚,思雁度烟汀。

归梦波能越,离歌酒暂停。

远岑朝在目,新月夕扬舲。

重访神君馆,还经孺子亭。

辞高誇白雪,人去叹晨星。

旧宅花留树,荒阡蕙荐馨。

啼莺候来客,春暮许同听。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初夏十绝(其一)

夜雨响幽涧,晓云归远山。

阴晴识天意,一为破愁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初夏十绝(其二)

踏沙逢断径,坐石看浮槎。

鱼逐新生水,蜂寻未落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