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潺湲洞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神秘。诗人沈明臣以“潺湲吹古雪,倒捲入银河”开篇,将潺潺流水比作吹拂着古老的雪花,又仿佛倒卷进入了银河之中,营造出一种既古老又浩瀚的氛围。接下来,“月色兼秋动,山声入夜多”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活力,月光与秋风交织,山间的声音在夜晚更加清晰和丰富。
“云来湿不去,雷疾响难过”则描绘了云雾缭绕、雷声轰鸣的场景,云层带来了湿润的气息,而雷声之快,让人难以承受。最后,“枕石惊还起,天风摧大波”以动态的画面收尾,描述了人在石头上休息时被惊醒,随后面对着天风带来的巨大波浪,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与震撼。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潺湲洞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诗人对这一景观的深刻感受,既有视觉上的壮美,也有听觉上的震撼,充分体现了明代山水诗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