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劳利歌

苍鹰飞飞雀劳利,高者逢之下得计。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霁]韵

鉴赏

这首《雀劳利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对比苍鹰与雀劳利(一种鸟类)的行为,寓含了深刻的寓意。

“苍鹰飞飞雀劳利”,开篇以苍鹰翱翔于天际,象征着强者或高位者的形象;而“雀劳利”则代表了弱小或处于低位的个体。接下来的两句“高者逢之下得计”,描绘了强者在面对弱者时,往往能够轻易地制定策略并取得优势。这里隐喻了社会中权力与地位的不平等,以及强者对弱者的控制与利用。

整体而言,《雀劳利歌》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尤其是权力与地位的不平等,以及强者对弱者的压迫。陈恭尹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体现了其作为诗人对于社会正义的追求和关注。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折杨柳歌五首(其一)

白羽照秋月,丽服明春风。

朝来试马蹄,踯躅垂杨东。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折杨柳歌五首(其二)

家居杨柳下,直路西北驰。

望郎不可见,折尽门前枝。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折杨柳歌五首(其三)

放马在南涧,马嘶时向北。

龙出渥洼中,万人皆辟易。

形式: 乐府曲辞

折杨柳歌五首(其四)

河北望河南,杨柳郁森森。

蕃汉虽二域,春风无两心。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