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间作(其四)

落日春江上,无人倚杖时。

私蛙鸣鼓吹,官柳舞腰支。

猎远频翻臂,渔深数治丝。

我犹无彼是,风岂有雄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夕阳映照在春江之上,没有人在那里倚杖独赏。
田野中的青蛙像打鼓一样鸣叫,官道旁的柳树随风摇曳如舞动的腰肢。
远处打猎的人频繁地挥动着手臂,深水中的渔夫多次拉扯着渔网。
我尚且无法分辨是非,风又怎会有雌雄之分呢?

注释

落日:夕阳。
春江:春天的江面。
无人:没有别人。
倚杖:拄杖站立。
私蛙:田野中的青蛙。
鼓吹:像打鼓一样鸣叫。
官柳:官道旁的柳树。
舞腰支:随风摇摆像舞动的腰肢。
猎远:远处打猎。
翻臂:挥动手臂。
渔深:深水捕鱼。
治丝:拉扯渔网。
无彼是:无法分辨是非。
风岂:风又怎能。
雄雌:雌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春江傍晚景象。"落日春江上",寥寥几字便勾勒出夕阳映照在江面上的温暖余晖,画面感十足。"无人倚杖时",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静观江景,更显孤独与闲适。

"私蛙鸣鼓吹",运用拟人手法,将青蛙的叫声比作鼓吹,形象地写出春水中的生机与活力。"官柳舞腰支",则以柳树随风摇曳的姿态,比喻江边景色的轻盈与柔美,仿佛柳树也在欢快起舞。

"猎远频翻臂,渔深数治丝",通过渔猎的细节描写,展现出江边生活的动态和渔民的勤劳。"翻臂"和"治丝"的动作,既描绘了渔夫捕鱼的情景,也暗含时间的流逝。

最后两句"我犹无彼是,风岂有雄雌",诗人借风的无形无别,表达出对自然界的超然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潘大临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收录诗词(36)

潘大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君孚,潘鲠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哲宗元佑中前后在世。与弟潘大观皆以诗名。善诗文,又工书,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为人风度恬适,殊有尘外之韵

  • 字:邠老
  • 籍贯:湖北黄州(今属黄冈市)
  • 生卒年:约公元1090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江间作(其三)

西山连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鱼竿客,归船雨打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吴熙老所藏风雨图

我游匡山夏将杪,赤日青天万山绕。

忽然风雨动地来,震气果雷离电绕。

一川烟霭失东西,万里乾坤错昏晓。

香垆高峰危欲堕,石门细路人心剿。

江翻那闻得计鱼,木拔岂有安巢鸟。

须臾云过雨脚收,依旧晴晖著丛筱。

群山历历在眼前,恰似凭高日方晓。

谁将此景入画图,数幅生绡盘礴了。

吴丞此画绝代无,张公此诗古来少。

读诗观画兴未穷,北窗风凉退自公。

使君意消三伏中,未可鞭箠催青铜。

形式: 古风

张文潜齐安行解嘲

为邦虽陋勿雌黄,我曾侍立苏公旁。

见公颜色不憔悴,不似贾谊来江湘。

它州虽粗胜吾州,无此两公相继游。

形式: 古风

春日书怀

舟楫凌漳水,风涛接蠡湖。

龙媒成跬步,骊颔脱微躯。

乐土供游戏,深文苦絷拘。

胸中虽磈磊,墙外或歌呼。

老去嵇康懒,归来宁子愚。

千钟真臭腐,十亩借膏腴。

春雨何曾密,园花竟自都。

小桥藏细柳,方沼出新蒲。

酒熟拈巾漉,经传带雨锄。

行盘随所有,坐客几时无。

日转淮阴暮,门通鸟径迂。

仰头看哺鷇,引手亦将雏。

抚事盆缫茧,劳生户转枢。

形骸浮大块,毛发燎红炉。

借问青宫犊,何如浊水凫。

士衡甘食酪,张翰合思鲈。

世论几胶柱,人心尽好竽。

屠龙非至计,射雉屈良图。

借箸方隆汉,推枰已灭吴。

从渠画麟阁,吾自著潜夫。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