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朝元老雁行齐,帝眷优隆顾独西。
玉体无虞王在赵,珠崖永弃国为黎。
包容相意称师德,笃慎乡评愧日磾。
休暇亦多般饮会,民间疾苦是诗题。
不详
(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三陵营治长景献,次及两宫又三殿。
役夫苦役荷校逃,心计口画手布算。
官物献媚输中官,中官甲第青云端。
帝登云台惨不悦,多是民膏与民血。
怜念旧劳落一秩,乾没如山号金穴。
珠围翠绕何纷纶,居然三十六宫春。
各具衣带随所服,竹枝蘸地羊推轮。
严惮其妻老弥悍,风雪天寒背浃汗。
命取吴中诰敕来,高声诵之声如雷。
代草翰林故解事,终篇乃无一廉字。
群婢窃笑斗屏间,司空见惯如等闲。
娶妇三日归母家,黄鹤一去天之涯。
妇翁讼婿婿诬服,眼前酷吏酷刑酷。
宪使平反如有神,神来入梦梦不真。
大书一麦字,两人夹一人。
比明械囚趣东市,伐鼓鸣锣手旁指。
窥门屏间一童子,捕诘其师乃道士。
道士匿妇槁麦中,拨云见日青天红。
古人断狱断以意,后人断狱断以例。
例所应死民莫悲,咎繇复生无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