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纪惠献贝子王平定浙闽功迹颂言

大业疏天派,肤功列上班。

龙旂开敌垒,虎竹贲仙关。

浪静平瓯越,烽晴靖海蛮。

朱甍辉玉钥,碧甃灿金环。

谟烈青编著,贤良紫诰颁。

勋名萦两浙,世泽衍三山。

颂溢鳌峰上,讴兴鹿岛间。

东南槎万里,长此奉王颜。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良璧为纪念惠献贝子王平定浙闽功绩而作。全诗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惠献贝子王在平定浙闽地区的壮举,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政治影响。

首联“大业疏天派,肤功列上班”,开篇即点明了惠献贝子王的功绩之大,如同天派一般,其功勋被载入史册,位列班班,彰显了其历史地位的崇高。

颔联“龙旂开敌垒,虎竹贲仙关”形象地描绘了惠献贝子王率军出征的情景,龙旗飘扬,虎竹(古代军队的指挥工具)贲然,显示出军队的威严和气势,同时也暗示了对敌人的威慑力。

颈联“浪静平瓯越,烽晴靖海蛮”描述了战争的胜利景象,战后波澜不惊,烽火已熄,海疆安宁,展现了惠献贝子王平定浙闽后的和平局面。

尾联“朱甍辉玉钥,碧甃灿金环”则转而描写平定后的建设景象,朱红色的屋脊辉映着玉钥,碧绿的池塘闪耀着金环,象征着繁荣与富庶。

接下来,“谟烈青编著,贤良紫诰颁”赞颂了惠献贝子王的谋略和贤德,其功绩被记录在青史之中,贤良之士也得到了朝廷的褒奖。

“勋名萦两浙,世泽衍三山”进一步强调了惠献贝子王的功勋不仅局限于浙闽地区,其影响深远,惠及子孙后代。

最后,“颂溢鳌峰上,讴兴鹿岛间”表达了人们对惠献贝子王的颂扬之情,这种情感超越了地理界限,遍及整个东南地区,人们以歌颂的形式表达敬意。

“东南槎万里,长此奉王颜”则以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对惠献贝子王的长久敬仰和追随,如同东南方向的船只,无论航行多远,都会永远向着王的方向前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全面展现了惠献贝子王的丰功伟绩及其深远的历史影响,是一首充满敬意和赞美之情的颂诗。

收录诗词(2)

刘良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沙辘行

晓出彰山北,北风何凄凉。

晚入沙辘社,社番何踉跄。

十年大甲西,作歹自惊惶。

牛骂及大肚,挺而走高冈。

蠢尔无知番,奋臂似螳螂。

王师一云集,取之如探囊。

忆此沙辘社,先年未受创。

王丞为司马,抚绥得其方。

孙公为副臬,恤赏不计量。

为言北路番,无如沙辘强。

马牛遍原野,黍稷盈仓箱。

麻踏如飞健,牵手逞艳妆。

倘为千夫长,驭之楫疆场。

张弓还挟矢,亦可壮金汤。

奈何逢数奇,职守失其纲。

劳役无休息,铢求不可当。

穷番计无出,刳肉以医疮。

支应力不给,势促乃跳梁。

一朝分箭起,焚杀自猖狂。

蛮声振半线,羽镞若飞蝗。

调兵更遣将,荡平落大荒。

危哉沙辘社,几希就灭亡。

皇恩许迁善,生者还其乡。

番妇半寡居,番童少雁行。

嗟乎沙辘番,盛衰物之常。

祗今防厅廨,荒烟蔓道旁。

造物宁恶满,人事实不臧。

履霜坚冰至,易戒恶可忘。

夜深风飒飒,独坐思茫茫。

司牧人难得,惘然太息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赪桐花限龙字

枝柔叶厚碧痕浓,色艳还看花发重。

朱萼临风迷紫蝶,丹须和露抱黄蜂。

剪残红锦枝头见,敲碎珊瑚月下逢。

好是年年誇竞渡,鲜妍如火映鱼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十六)

蒌叶包灰细嚼初,何殊棘刺强含茹。

新秋恰进槟榔枣,两颊浮红亦自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七月一日宴七里香花下作(其一)

唐昌玉蕊无踪迹,后土琼花再见难。

官阁独馀春桂影,婆娑长得月中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