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一○八)

施家有两儿,以艺干齐楚。

文武各自备,托身为得所。

孟公问其术,我子亲教汝。

秦卫两不成,失时成龃龉。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父亲对两个儿子进行教育的情景,反映了古代家庭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和期望。施家兄弟二人各自掌握一门技艺,一为文学(文),一为武术(武),分别在齐国和楚国这两大文化区域内都有所建树,显示出他们的才华和实力。

孟公,即孔子的弟子孟子,在这里象征着道德和智慧的传授。父亲亲自教导儿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家风的传承。

然而,最后两句却表达了一种失意和时运不济的情绪。秦卫可能是指某种职位或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成功完成,反而出现了龃龉,这里的“龃龉”形容言谈举止之间的不协调,或许暗示着兄弟二人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挫折和挑战。

诗中的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对施家兄弟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教育、个人才华与时代背景相互作用的思考。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一一○)

或有衒行人,才艺过周孔。

见罢头兀兀,看时身侗侗。

绳牵未肯行,锥刺犹不动。

恰似羊公鹤,可怜生氃氋。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一一四)

贫驴欠一尺,富狗剩三寸。

若分贫不平,中半富与困。

始取驴饱足,却令狗饥顿。

为汝熟思量,令我也愁闷。

形式: 古风 押[愿]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一五)

柳郎八十二,蓝嫂一十八。

夫妻共百年,相怜情狡猾。

弄璋字乌䖘,掷瓦名婠妠。

屡见枯杨荑,常遭青女杀。

形式: 古风 押[黠]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一七)

赫赫谁?肆,其酒甚浓厚。可怜高幡帜,极目平升斗。

何意讶不售,其家多猛狗。

童子欲来沽,狗咬便是走。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