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一一四)

贫驴欠一尺,富狗剩三寸。

若分贫不平,中半富与困。

始取驴饱足,却令狗饥顿。

为汝熟思量,令我也愁闷。

形式: 古风 押[愿]韵

翻译

贫穷的驴子短了一尺,富有的狗还剩下三寸。
如果分配不公,一半的富余会给穷人,另一半让富人陷入困境。
起初给驴子足够的食物,却又让狗挨饿。
我为你深思熟虑,这让我也感到烦恼。

注释

贫驴:形容贫穷的人或物。
欠:不足,缺少。
富狗:比喻富有者。
剩:剩余。
若:如果。
分:分配。
贫不平:分配不均。
中半:一半。
困:困苦,艰难。
始:开始。
取:给予。
饱足:充足的食物。
却:转折,但是。
令:使。
汝:你。
熟思量:深思熟虑。
愁闷:烦恼,忧郁。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贫穷的驴和富有的狗来反映社会不公的问题。开篇“贫驴欠一尺,富狗剩三寸”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其中“尺”和“寸”都是量度单位,用以形象地表达贫富差距。紧接着,“若分贫不平,中半富与困”进一步指出了即使在分配时试图达到一定的公平标准,也难免会出现贫者愈贫、富者仍占优的情况。

诗人通过“始取驴饱足,卻令狗饥顿”的对比,揭示了社会资源分配上的不合理现象。这里,“始取”表明先给予弱势群体(以驴为喻),但结果却是原本处境较好的富者(以狗为喻)反而陷入困境。这一转折不仅揭示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也凸显了诗人对此现象的无奈与批判。

最后,“为汝熟思量,令我也愁闷”表达了诗人的深思和情感上的共鸣。在面对这种社会不公时,即使是旁观者也会感到忧虑和困惑。这一句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常有的“关切天下”的胸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以及对于现实中不合理状况所表达出的哀叹与批评。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一一五)

柳郎八十二,蓝嫂一十八。

夫妻共百年,相怜情狡猾。

弄璋字乌䖘,掷瓦名婠妠。

屡见枯杨荑,常遭青女杀。

形式: 古风 押[黠]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一七)

赫赫谁?肆,其酒甚浓厚。可怜高幡帜,极目平升斗。

何意讶不售,其家多猛狗。

童子欲来沽,狗咬便是走。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一八)

吁嗟浊滥处,罗刹共贤人。

谓是等流类,焉知道不亲。

狐假师子势,诈妄却称珍。

铅矿入炉冶,方知金不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一九)

田家避暑月,斗酒共谁欢。

杂杂排山果,疏疏围酒樽。

芦莦将代席,蕉叶且充盘。

醉后支颐坐,须弥小弹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