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梁子六莹琴

太冥有寒桐,琼干含黄钟。

凤凰何秋秋,为君结流风。

我为园客丝,缠绵玉轸中。

玉轸有时折,朱丝无断绝。

大弦含幽兰,小弦吐白雪。

鼓舞尽神明,庶以酬先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咏梁子六莹琴》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琴的描绘,展现了琴与音乐的深邃意境以及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首句“太冥有寒桐,琼干含黄钟”,以“寒桐”和“琼干”形容琴的材质,暗示琴的珍贵与高雅,而“黄钟”则象征着音乐的和谐与庄严。接着,“凤凰何秋秋,为君结流风”运用了凤凰这一传统意象,寓意琴声如凤凰之鸣,能带来清风般的美好影响,进一步强调了琴音的美妙与深远。

“我为园客丝,缠绵玉轸中”一句,诗人自比为“园客”,即制琴之人,将琴弦比喻为“缠绵”的丝线,置于“玉轸”之中,形象地描绘了制琴的过程,同时也暗喻了琴弦的细腻与精致。

“玉轸有时折,朱丝无断绝”则表达了对琴弦易损的感慨,同时强调了即使在琴弦折断之时,其精神与情感的连接(朱丝)也永不中断,体现了琴与演奏者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大弦含幽兰,小弦吐白雪”两句,通过“大弦”与“小弦”的对比,分别描绘了琴音的深沉与清越,如同幽兰与白雪,既展现了音乐的多样性和层次感,也寓意了琴音能够触及心灵深处,带来纯净与宁静的感受。

最后,“鼓舞尽神明,庶以酬先哲”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琴声激发内在的精神力量,并以此来纪念和致敬前人,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智慧的尊重与传承。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意象,不仅赞美了琴的美妙与艺术价值,更蕴含了对音乐、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天泣

天泣一何哀,鸣声如转磨。

无云乃作雨,凄凄泪交堕。

悲此下土民,斩刈遭殃祸。

仁圣不降生,天地日多过。

我生抱忠诚,与天素相左。

俯仰愧怍多,死生无一可。

茫茫饥溺怀,泪下悲坎坷。

形式: 古风

谁谓

谁谓苍天高,我行曲其躬。

履霜惟葛屦,薾电无青骢。

遑遑尘壒间,慷慨谁相容。

吁嗟尔君子,揽我如芙蓉。

持华赠子充,持叶赠狂童。

形式: 古风

邓氏丈寿辞

方今斗牛墟,老人星实见。

其下多寿耇,皤皤复耆彦。

我公生番禺,实乃天所眷。

弧南一老人,光芒射赤县。

乾坤归火主,汝当师保荐。

口授壁间书,宫中赐银绢。

太和作口实,自养幸毋变。

膏粱岂朵颐,饮食人皆贱。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拟古

人生无百年,命在呼吸间。

长风飘落叶,一去不复还。

人鬼互相送,阴阳不少閒。

天地岂不仁,人物自相残。

吁嗟世道丧,吾生日已艰。

寥寥含道腴,所润惟容颜。

甘肥久已绝,蔬食馀一箪。

回也日闭户,禹稷同心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