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仙踪和光岳

潦倒烟云任不羁,乾坤随我放颠痴。

每从问寺寻僧处,点出随花傍柳诗。

拄杖每行真老仆,青山到处是相知。

白头莽道无巴鼻,只有吾心孔孟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豪放不羁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漫游天地间的自由与洒脱。首句“潦倒烟云任不羁”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诗人仿佛与世无争,任由烟云飘散,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接着,“乾坤随我放颠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他如同天地间的一股狂风,随性而为,不拘一格。

“每从问寺寻僧处,点出随花傍柳诗”,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在旅行中的独特情趣,他不仅在探访寺庙时寻找心灵的慰藉,更在自然美景中捕捉灵感,创作出与之相映成趣的诗句。这种将生活与艺术完美融合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拄杖每行真老仆,青山到处是相知”,通过描述诗人行走时的场景,以及他对青山的深厚情感,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这里的“老仆”并非贬义,而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青山不仅是他的旅伴,更是他的知己。

最后,“白头莽道无巴鼻,只有吾心孔孟师”两句,表达了诗人虽历经沧桑,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道德和智慧的追求,将孔子和孟子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也彰显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态度和精神世界,是一首充满个性与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山

几度黄山见客谈,黄山此日果无惭。

春藏太古三千洞,天与游人五百岩。

每觉晚晴犹壑雨,才言好处辄僧庵。

千年岂敢论谁到,老子题诗满石岚。

形式: 七言律诗

黄山道中和光岳

拄杖閒随自在行,八年今又共徐生。

扶持一老閒寻乐,起动诸峰出远迎。

每处诗还游寺好,老人眼却看山明。

我曹分定该云水,每谓苍天赋极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登鸡笼寺

一蹬盘空一蹬回,白云苍树打成堆。

题诗朗月清风到,招手千峰万壑来。

今古此峰天栋柱,烟云何处佛楼台。

我来不肯题名姓,莫笑尧夫是打乖。

形式: 七言律诗

与东川雪潭诸友游定山真珠泉

黄山地主老詹随,此地如今地主谁。

诸子欲寻深处去,源头先却老夫知。

短藜水石閒须可,老笔风花醉颇宜。

某树某丘真了了,归来明日点新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