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归懋仪的《五人墓》诗,通过对五位普通百姓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以正义对抗邪恶的英勇事迹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无私精神。诗中的“千古人心终不死”,表达了对五人永恒精神的赞美;“貂氛肆焰朝野昏”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印累绶若不知数”讽刺了官场的贪婪,“鞠躬俯首声复吞”则刻画了他们面对强权时的沉默与坚韧。诗人批评了那些平时空谈壮志,关键时刻却袖手旁观的人,而五人则是“但以善恶为毁誉”,行动力与道德勇气可嘉。
“攘臂共赴难”描绘了五人义无反顾的抗争,“义勇直欲凌鱄诸”更是凸显了他们的英勇。然而,结局却是“名败身殃馀贿赂”,暗示了他们的牺牲并未改变现实,反而成为他人敛财的工具。最后,诗人以“松柏青青耐岁寒”象征五人的精神永存,而“冶游人奠山塘路”则寓言了后人对他们的怀念和敬仰。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高度赞扬了五位平民英雄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对社会风气进行了辛辣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