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四首(其十六)

一个铁额铜头,一人三头六臂。

二俱借人鼻孔,却与洞山出气。

形式: 偈颂

翻译

一个有着铁额头和铜脑袋的人,拥有三个头和六只手臂。
这两个奇特的特征都通过别人的鼻孔呼吸,但却与洞山禅师一起吐纳气息。

注释

铁额:形容坚硬如铁的额头。
铜头:比喻非常坚固或坚韧的头部。
一人三头六臂:夸张的手法,象征力量强大或超自然的能力。
借人鼻孔:形象地描述这些特征并非自身所有,而是借助于他人。
洞山:指洞山良价,唐代禅宗大师。
出气:这里指的是呼吸,可能暗指禅修中的吐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胜所作的《颂古二十四首》中的第十六首。它以奇特的形象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个神秘的人物。"铁额铜头"可能象征坚韧不屈的意志或超凡的物质力量,"一人三头六臂"则暗示了智慧、力量和多面性的结合,可能是对佛家智慧化身的隐喻。"二俱借人鼻孔"揭示了这个形象并不自我封闭,而是能与世间相通,接纳外界气息,这可能象征着修行者的谦卑和与众生同在的精神。最后的"却与洞山出气"则将人物与自然及禅宗大师洞山联系起来,暗示其修行已达到与天地合一的境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禅意,通过奇异的象征,表达了对超越世俗智慧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32)

释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二十四首(其七)

陆亘回珠转玉,南泉换斗移星。

花阴满地日午,梦觉流莺一声。

形式: 偈颂

偈二首(其一)

是即彻底是,从来脱体先天地。

非即彻底非,万别千差共一机。

是也是不著,非也非不及,此时佛祖从何立。

晓天霜重泄真机,一颗圆明色非色。

妙体全标处,分明只自知。

形式: 偈颂

偈二首(其二)

仰之弥高,不隔丝毫。要津把断,佛祖难逃。

钻之弥坚,真体自然。鸟啼华笑,在碧岩前。

瞻之在前,非正非偏。十方坐断,威镇大千。

忽焉在后,一场漏逗。堪笑云门,藏身北斗。

形式: 偈颂

偈五首(其二)

扫尽葛藤与知见,信手拈来全体现。

脑后圆光彻太虚,千机万机一时转。

形式: 偈颂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