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为越僧樵隐赋樵山

龟峰深处隐,岩壑静、万尘空。

任一路白云,山童休扫,却似崆峒。

只恐烂柯人到,怕光阴、不与世间同。

旋采生枝带叶,微煎石鼎团龙。从容。吟啸百年翁。

行乐少扶筇。向镜水传心,柴桑袖手,门掩清风。

如何晋人去后,好林泉、都在夕阳中。

禅外更无今古,醉归明月千松。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藏不露的高士生活图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对世俗隔绝的向往。开篇“龟峰深处隐,岩壑静、万尘空”已设置了一种超脱红尘、寂寞幽深的意境,其中“龟峰”象征着长寿与安稳,“岩壑”则是山谷之间的静谧之所。

诗人通过“任一路白云,山童休扫,却似崆峒”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这里的“白云”象征着高洁与悠闲,而“山童”则是山中的人,他们不需要刻意去清扫什么,因为自然界已经给予他们一种纯净无瑕的状态。

“只恐烂柯人到,怕光阴、不与世间同”表达了诗人对外界干扰的担忧。烂柯指的是桃花盛开时节,这里暗示着外面世界的喧嚣和尘俗,而诗人希望保持自己与世间不同的生活状态。

“旋采生枝带叶,微煎石鼎团龙”则是对隐居生活的一种描绘。诗人在山中采集野趣,用自然界中的材料(如树枝、叶子)搭建起自己的小天地,“石鼎团龙”更是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从容。吟啸百年翁。行乐少扶筇”则透露出诗人的悠然自得,他享受着岁月带来的宁静,虽然已经是一位百岁老翁,但仍能从容不迫地生活,每日里都在山林间徜徉,只是偶尔需要一点点的支持而已。

“向镜水传心,柴桑袖手,门掩清风”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这里的“镜水”、“柴桑”都是静谧美好的意象,而“门掩清风”则是对外界隔绝的一种选择。

最后,“如何晋人去后,好林泉、都在夕阳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代和自然美景的怀念。晋人指的是古代的人,他们已经不再,而现在只剩下美好的山林与夕阳相伴。

“禅外更无今古,醉归明月千松”则是对这种隐居生活的一种总结。诗人在禅修之外,更加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在明月和千松之间,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士生活的深情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美好境界。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丹谷园

万花深处隐,安一点、世尘无。

步翠麓幽寻,白云自在,流水萦纡。

携歌缓游细赏,倩何人、重写辋川图。

迟日香生草木,淡风声和琴书。安居。歌引巾车。

童放鹤、我知鱼。看静里闲中,醒来醉后,乐意偏殊。

桃源带春去远,有园林、如此更何如。

回首丹光满谷,恍然却是蓬壶。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其一)

锦街穿戏鼓,听铁马、响春冰。

甚舞绣歌云,欢情未足,早已收灯。

从今便须胜赏,步青青、野色一枝藤。

落魄花间酒侣,温存竹里吟朋。休憎。短发鬅鬙。

游兴懒、我何曾。任蹴踏芳尘,寻蕉覆鹿,自笑无能。

清狂尚如旧否,倚东风、啸咏古兰陵。

十里梅花霁雪,水边楼观先登。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赵鹤心问余近况,书以寄之

目光牛背上,更时把、汉书看。

记落叶江城,孤云海树,漂泊忘还。

悬知偶然是梦,梦醒来、未必是邯郸。

笑指萤灯借暖,愁怜镜雪惊寒。投闲。寄傲怡颜。

要一似、白鸥闲。且旋缉荷衣,琴尊客里,岁月人间。

菟裘渐营瘦竹,任重门、近水隔花关。

数亩清风自足,元来不在深山。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书邓牧心东游诗卷后

采芳洲薜荔,流水外、白鸥前。

度万壑千岩,晴岚暖翠,心目娟娟。山川。

自今自古,怕依然。认得米家船。

明月闲延夜语,落花静拥春眠。吟边。象笔蛮笺。

清绝处、小留连。正寂寂江潭,树犹如此,那更啼鹃。

居廛。闭门隐几,好林泉。都在卧游边。

记得当时旧事,误人却是桃源。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