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登宪陵台

落日荒陵百尺台,登临高兴亦悠哉。

泰山云尽千峰出,汶水霜晴一雁来。

白发还乡惟有梦,青云当路岂无媒。

布衣谁识新丰客,独对秋风酒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秋晚登宪陵台》由元代诗人杨云鹏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

首联“落日荒陵百尺台,登临高兴亦悠哉”,开篇即以夕阳下的荒陵百尺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悠远的氛围,登高望远的诗人内心充满了闲适与愉悦。

颔联“泰山云尽千峰出,汶水霜晴一雁来”,进一步展开画面,泰山上的云雾散去,千峰显露,汶水在霜后的晴空下显得格外清澈,一只大雁自远方飞来,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季节的特征,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

颈联“白发还乡惟有梦,青云当路岂无媒”,诗人以“白发”自喻,表达了年华已逝、归乡却只能在梦中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仕途的无奈与渴望。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个人的渺小与外界的广阔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尾联“布衣谁识新丰客,独对秋风酒一杯”,诗人以“布衣”自谦,表示自己虽是平民之身,却如同新丰的客子一样,孤独地面对着秋风,借酒浇愁。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也暗示了他内心的不甘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执着。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8)

杨云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云鹏。李内翰献能钦叔工篇翰,而云鹏从之游。初得「树古叶黄早,僧閒头白迟」之句,大为献能所推谢。从是游道日广,而学亦大进。客居东平将二十年,每有所作,必寄示遗山元好问裕之,以为知己。有《诗述》二十首。所赋《青梅》、《瑞莲》、《瓶声》、《雪意》,或多至十馀首。裕之序其诗,万虑洗然,深入空寂。荡元气于笔端,寄妙理于言外。贞祐南渡后,诗学为盛。洛西辛敬之、淄川杨叔能、太原李长源、龙坊雷伯威、北平王子正之等,不啻十数人,称号专门。就诸人中,其死生于诗者,汝海杨飞卿一人而已

  • 字:飞卿
  • 号:《陶然集》
  • 籍贯:汝海

相关古诗词

真定龙兴寺阁

插天飞构郁嵯峨,栏角涛声转暮河。

孤鸟去边沧渚阔,落霞明处碧山多。

伤时未遂陈三策,吊古犹堪赋《九歌》。

安得天丁挽天汉,倒倾京洛洗干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白乐天影堂

晚慕浮屠伴衲衣,至今高榜揭岩扉。

梦中身世元无有,壁上形容果是非。

但得蓬蒿犹可住,何须兜率是真归。

渺茫两地知何在,满眼春波白鹭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春日西城

山城二月媚晴晖,破暖轻风试裌衣。

雨后杏花浑放尽,社前燕子尚来稀。

孤怀不奈千愁积,往事真成一梦非。

却羡西桥桥畔柳,年年翠色自依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东原除夜

客舍无人静掩扉,小窗灯火独相依。

一年残腊今宵尽,千里故乡何日归。

鬓发半随春雪白,交游浑似晓星稀。

乱离不得中州信,肠断云间雁北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