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月.宿春畹楼闻隔花度曲声

画楼织暝,恁蘅芜艳绿,秋色催换。

凤小鸾攕,记那夕、十二春灯屏扇。

梦荡嫣云,衾浮凉水,静极生幽惋。

晶帘无月,一蛩隔竹啼缓。

偏又苦调樱桃,筝弦曳出,是谁家庭院。

想亸蝉鬟泥烛影,一息兰丝吹怨。

细入花心,轻摇酒力,响抑听微断。

如歌回纥,相思水远山远。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湘月·宿春畹楼闻隔花度曲声》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哀婉的画面。

开篇“画楼织暝,恁蘅芜艳绿,秋色催换”,以“画楼”为背景,夜幕降临,楼阁与周围的绿色植物交织在一起,秋意渐浓,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下来,“凤小鸾攏,记那夕、十二春灯屏扇”,通过回忆往昔的灯火阑珊,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梦中与云相伴,被凉水浸润的梦境,透露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晶帘无月,一蛩隔竹啼缓”,月光未至,只有远处竹林中的蟋蟀在缓慢地鸣叫,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感。

“偏又苦调樱桃,筝弦曳出,是谁家庭院”,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仿佛是某种痛苦的旋律从遥远的家庭庭院中传来,让人不禁联想到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思念。接着,“想亸蝉鬟泥烛影,一息兰丝吹怨”,通过想象中的景象,表现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哀叹。最后,“细入花心,轻摇酒力,响抑听微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声音在花间轻轻摇曳,如同微弱的酒力般难以持久,暗示了情感的脆弱与易逝。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桂枝香.槟榔荷包

楚罗小叠。看鸳鸯绣了,绾同心结。

巧贮蛮云,恰好酒阑人渴。金盘一斛辞伊荐。

破葳蕤、暖香微泄。枕边细嚼,桃花春晕,带潮生靥。

爱晓阁、凭妆乍歇。兀间以湘囊,佩以犀玦。

凤卵纤凝,不是薰炉鸡舌。

文緌双绺猩红露,正霏霏、蝶裳风揭。

解侬怀里,系卿怀里,冷肠须熨。

形式: 词牌: 桂枝香

迈陂塘.同厉骇谷叶心水买李六爣船夕泛冶坊浜人影隔花水烟易暝不知画波七里又消去几许愁也

送咿哑、兰䒀桂桨,斜阳斟酌桥渡。

曲琼十二珠帘挂,扇影乍回风絮。停复去。

尽荡绿流红,眉眼相侬汝。粉塘夕否。

恰藕叶鸳鸯,桃根姊妹,一色晚烟护。

堤南北,锦缆乱牵芳树。好山迎媚无数。

波摇酒梦凉难定,箫响细能贴住。还醉顾。

霎七里香云,淘尽鸥边雨。水杨低处。

恁三五楼台,疏疏灯点,夜半尚人语。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洞仙歌四首(其一)

晓窗鹦语,惹一丝魂颤。拢鬓扶花去潜远。

怕水廊露藓,曲曲弯弯,难瞒过,绣屧印痕都遍。

重来人悄悄,梦影生凉,立尽黄昏有谁管。

剩了海棠枝,筛月墙阴,把零叶、也都飘断。

兀门掩、灯残乱蛩啼,似刀尺声声,听来凄怨。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四首(其二)

湘钩袅凤,溜鬓边花朵。粉瓣无声点衣妥。

把残红掬起,碧唾微黏,揉半晌,掷去要人兜里。

相看旋背面,多事佯羞,窥镜频疑翠鬟亸。

徙倚碧窗纱,待诉相思,又斜日、柳梢欲堕。

便临去、搴衣总无言,算两点犀心,不须猜破。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