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十六)景福殿水

宫井蛟龙夭矫垂,晓瓶初汲渴禽窥。

清泠已向金盆贮,甘滑还从玉碗知。

九酝酒醇由此得,小团茶味为留迟。

閤门地脉应相似,翰苑曾邀咏昔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清晨井中蛟龙般弯曲的水龙头垂落,早起的鸟儿好奇地探视着取水的瓶口。
清凉的井水已经倒入金盆,甘甜的味道只有在玉碗中品尝才能体会。
美酒的醇厚源自这井水,小团茶的香气也因它而持久保留。
我想这宫廷的水源应该也是如此,从前文人墨客曾在诗篇中赞美过它的清冽。

注释

蛟龙夭矫:形容井水如蛟龙般弯曲且生动。
晓瓶:清晨的水瓶。
清泠:形容水清澈凉爽。
金盆:精致的金属盆。
九酝酒醇:指经过多次发酵的美酒。
小团茶味:指精制的小团茶。
閤门:宫廷大门。
地脉:地下水源。
翰苑:古代文人的聚集地,翰林院。
咏昔诗:吟咏过去的诗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景福殿中的井水景象,以蛟龙比喻井水的生动与活力。清晨时分,鸟儿们前来饮水,显示出井水对生物的吸引力。诗人通过金盆和玉碗来表现水质的清澈甘甜,暗示其品质非凡。井水的醇厚与茶香相得益彰,使得品茗也变得更为享受。最后,诗人联想到宫门之地的水源可能同样珍贵,这引发了他对往昔翰林院吟咏诗篇的美好回忆。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赏。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十四)殿后书事

天子寻常幸直庐,裹头宫女捧雕舆。

红泥已赐春醅酒,黄帕曾经御览书。

林果鸟应衔去后,燕窠虫有落来馀。

禁中事事能传咏,播在人间不是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八)三月九日迎驾

前殿临朝百辟回,后宫廷阁九重开。

鸣梢已自金阶出,黄屋初迎玉辇来。

不问偷桃方朔饱,谁知载戟子云才。

群官望幸无名姓,只有穷吟许外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一)有折景福殿后酴醾花至者

有鸟衔花出,清香不畏风。

初从上林发,来过未央中。

蔟蔟霜包密,层层玉叶同。

谁将作美酒,醉看月生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七)赐食

谁言出相是山东,今日求贤欲致功。

玉馔满盘来禁里,鹄羹分鼎下天中。

但知恺弟酬君赐,旧讶权舆向国风。

曾笑侏儒饱欲死,宜思薇蕨不忘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