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寒山寺旭公房竹下迟王生不来与刘生饮

野寺昼寂寥,独鹤当门屏。

阴阴古墙下,一片绿云冷。

夕照上高檐,空翠落潭影。

如何炎隆时,有此清凉境。

入林无所事,匡床据高枕。

不见子猷来,便与公荣饮。

远抱托长风,孤怀自耿耿。

心契静者因,迹向寒山并。

凤鸟负远期,蜉蝣悲促景。

百年几何时,日日须酩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张元凯的《夏日寒山寺旭公房竹下迟王生不来与刘生饮》描绘了一幅夏日寺庙清幽的画面。首联“野寺昼寂寥,独鹤当门屏”,以寂静的野寺和孤独的白鹤为背景,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阴阴古墙下,一片绿云冷”进一步描绘了古墙下的竹林,如绿色云彩般清新而凉爽。

“夕照上高檐,空翠落潭影”写夕阳余晖洒在屋檐,竹叶的影子投射在水潭中,增添了禅意与宁静。诗人感叹:“如何炎隆时,有此清凉境”,表达了对暑热时节仍有这般清凉环境的惊奇和欣赏。

接下来,诗人借“入林无所事,匡床据高枕”表达在这样的环境中,他闲适地躺在竹下,期待友人来访。然而,“不见子猷来,便与公荣饮”借用子猷不至的典故,流露出对友人未至的遗憾,只能独自饮酒解忧。

“远抱托长风,孤怀自耿耿”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与志同道合者的向往。结尾两句“凤鸟负远期,蜉蝣悲促景”借凤凰展翅的远大理想和蜉蝣短暂生命的感慨,抒发人生无常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寒山寺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清凉环境的喜爱,对友情的期待,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896)

张元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圌山朱都尉过访留宿草堂中夜不寐情见乎词

有客江上来,柳下住双桨。

身白俨如瓠,巨口仍广颡。

相见懒长揖,落魄高阳党。

呼儿且沽酒,把臂坐草莽。

十年交自倾,片言心觉爽。

明霞四散飞,长庚独先朗。

蝙蝠扑檐间,熠耀行草上。

凉风西南来,剌剌枝头响。

下榻不能寐,空庭共頫仰。

慷慨醉中言,何时起李广。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七月六日同王赡美曹子念饮豹孙书屋

大火忽西流,凉飔起江沚。

萧散据匡床,脱帽仍解履。

高梧障重檐,短墙瓜葛藟。

一室无数椽,长风吹万里。

彷佛坐阴崖,来接巢居子。

旋开竹里厨,言鲙河之鲤。

南阮本不饶,留客乃如此。

旷适林中赏,逾觉贫交美。

何事慕贵游,汗流恒竟趾。

所以蹈海人,弃之如敝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七月七日集周公瑕鉴止堂坐同谢尉徐生

公瑾雅好客,醇醪具芳宴。

正及牛女辰,嘉会拟霄汉。

风流推谢安,才情见徐干。

共有青山情,颇悦白衣宦。

雕俎一何繁,羽爵行无算。

绿藻锦鳞游,朱栏柳丝乱。

虽未列歌钟,清音起松畔。

仰见纤月来,同彼双星灿。

怅别经一年,留欢无两旦。

人生聚会难,感之发长叹。

形式: 古风

中秋初度有感二首乙亥(其一)

华月升高檐,广除步靡靡。

百年几何时,繁忧徒萃止。

结发事远游,轨路多荆枳。

九折悲覆车,皇皇旋旧里。

犹存临邛壁,欲探于陵里。

苦竹善钩衣,扁石恒碍履。

雀角穿我巢,谷风漂我垒。

哀哀慈母傍,怨慕羞称子。

脱粟尚弗充,何言甘与旨。

值此劬劳辰,乃惊犬马齿。

四十无闻焉,云何不遄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