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淮藩韵二首(其二)

归帆邂逅落芳洲,安得南风为恶留。

画里爱诗诗爱画,玉壶更仆剥泥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与细腻感受。

首句“归帆邂逅落芳洲”,以“归帆”和“落芳洲”两个意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氛围。归帆象征着诗人或游子的归来,而落于芳洲则暗示了目的地的美好与宁静,两者相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让人心生向往。

次句“安得南风为恶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切关怀。南风本是温暖和煦的象征,但在诗人的想象中,它却成了阻碍美好相遇的因素。这种反差,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追求,也暗含了对现实生活中不完美事物的无奈与感慨。

后两句“画里爱诗诗爱画,玉壶更仆剥泥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将诗与画相提并论,强调了艺术创作中的相互依存与情感共鸣,无论是诗中描绘的景致还是画中展现的情怀,都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后一句“玉壶更仆剥泥头”,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与坚韧,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要坚持下去,如同在玉壶中剥去一层层泥头,只为展现出最纯净的艺术之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8)

张元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天顺四年进士。授编修,预修《英宗实录》,与执政议不合,引疾归。居家讲求性命之学。弘治初召修《宪宗实录》,进春坊左赞善,官至詹事。正德初进吏部侍郎。有《东白集》

  • 字:廷祥
  • 号:东白
  • 籍贯:明江西南昌
  • 生卒年:1437—1507

相关古诗词

澹庵清隐为纪员外父作

远忆托飞鸟,妙韵谐素丝。

尧舜不必求,巢许无浮思。

禾麻劳樽酒,水月投声诗。

虫蛰与鱼游,千岁以为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荆树分阴

荆花竟谁授,解复人心初。

如何七尺躯,翻令百行疏。

气聚天始完,流深海不墟。

于兹竟莫悟,泣下收吾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泰山江河之音

掉头宇内寻知己,知己茫茫天压水。

龙马已被羲皇骑,祥麟恨枕尼山死。

遂穷碧落罗星斗,奎娄散渡银河走。

回经弱水迈扶桑,人间旷望空烟薮。

归来独把数条丝,试问江山知不知。

大声欲裂天腹入,低吁夜半鬼怀疑。

椎心却与浮生誓,未必群哇尽妖厉。

舂容大吐肺与肠,著他言下谁当契。

中孚尚感豚鱼族,黄钟亦召葭飞速。

阴阳正气酝吾徒,天高地下宁皆木。

遂蠲吉旦祛尘土,上拍乾门下坤户。

山灵海若一齐来,秣马游鱼咸欲数。

悠哉试鼓宫声长,云关断雁翻天忙。

腾神再运商声促,目乱方瞳绿鬓黄。

移时闷绝不欲举,想是寰间只应尔。

曾如万操卷之囊,窅尔神化宁而旨。

无稽别奏一声幽,缓轸轻吟数弄秋。

泛掀溟海烟涛破,打动芙蓉华岳崷。

岂知此意传来豁,拍掌傍歌天若撮。

指山指水谢前闻,谓言子我神明末。

呜呼此事岂荒唐,牙魂钟魄谅无亡。

凄然苦惹英雄恨,明日沧江风露凉。

形式: 古风

题严鸿胪公山水

神明境界晴霄路,画阁云楼谁得住。

前峰青配后峰连,万?清河当面注。

云是箕山瓢不在,云是商颜芝不遇。

依稀种放旧林居,约莫平泉新草树。

忆昨浮湖到江望,匡山五老追相向。

飞流溅瀑若驰情,红崖翠壁交吞荡。

尘踪会到山南面,骇鹿啼猿连路见。

西逢数子采薇歌,东遇飞翁身尚箭。

伤怀欲赋长河吊,水不闻声龙起跳。

吼山风撼鸟分栖,鬓雾须云魂为掉。

当时此地良春昼,桃花万树波纹绉。

回飔忽似九秋初,笋蕨薯梨肥不瘦。

翻觉我游成汗漫,水角天涯无乃半。

嵩程撞见董生归,衡张约著邹忻伴。

游还自叹身如梦,口不能言心自讽。

不知前画是生然,不识今行良故弄。

情为之迎身为送,神为之疑心为恫。

呜呼天地原浮寄,睡者或醒醒或睡。

何须执着短并长,且空数瓮论真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