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庵井

老学庵北井,六月寒如冰。

大旱不涸雨不增,凛如人以常德称。

日济千人不骄矜,置而不汲渠自澄。

辘轳三丈青丝绳,对之已足凉肺膺。

使我终日卧曲肱,顾谓此井真良朋。

荡除炎歊却尘垢,宜有鬼神来护守。

呜呼泾水一石泥数斗,正使逢时亦何有。

形式: 古风

翻译

老学庵北边的井,六月里冷得像冰。
干旱时它不会干涸,雨多时也不溢出,如同人坚守常道而受称赞。
每日供万人饮水,却不骄傲自满,即使不用汲水,井水自然清澈。
长长的三丈青丝绳,看着就足以让人感到心胸清凉。
这口井让我整天躺着休息,我称它是真正的好朋友。
它能荡涤炎热,去除污垢,似乎有神灵守护。
哎,泾河水里一石就有几斗泥,即使水源充足,又能怎样呢?

注释

老学庵:古时私塾或书院。
寒如冰:形容非常冷。
涸:干涸。
凛:严寒、凛冽。
骄矜:骄傲自满。
澄:清澈。
辘轳:汲水工具。
凉肺膺:使人心胸舒畅。
曲肱:弯着胳膊睡觉。
荡除:清除。
炎歊:炎热的气流。
护守:保护和看守。
泾水:古代河流名,今陕西境内。
泥数斗:泥土很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老学庵井》,描绘了老学庵内一口井的独特景象。诗人以井为题,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井水在炎热六月依然清凉如冰的特性。井水在大旱中仍不干涸,表现出其稳定的德行,日供千人饮用也不自夸,静待使用时自然清澈。井边的辘轳和青丝绳增添了古朴的意象,使人感到凉爽舒适,仿佛老朋友般亲近。

诗人感慨井水荡涤炎热和尘垢的能力,认为它受到鬼神的庇护。他以泾水为例,虽然水质不佳,即使在适宜的条件下也无甚益处,而老学庵的井则如同良朋,始终给人带来清凉。整首诗寓言深刻,赞美了井的实用价值和精神象征,体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崇尚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老学庵北作假山既成即雨弥月不止

古者封禅岁,乾封辄枯旱。

不言绝民食,徒欲晒日观。

我今作小山,才及仞有半。

下潴数斗水,草木稍葱茜。

蕞尔何足言,造物亦幽赞。

冥冥一月雨,阴翳迷昏旦。

芳草争抽萌,珍木亦擢干。

龟鱼出复没,鸟雀聚仍散。

彼天初何私,遗我耳目玩。

遂令闾巷间,日厌鹁鸪唤。

淖深樵苏绝,有米不能爨。

为小乃害大,未可以理断。

忧惧塞胸中,当食屡兴叹。

培塿固易平,荷锸愧吾懦。

形式: 古风

老学庵自规

尧德被四表,其本在身修。

江河水稽天,发源乃涓流。

人忍于搏虱,习熟且解牛。

象箸与玉杯,漆器实其由。

斯须失兢畏,恶名溢九州。

始乎为善士,终可蹈轲丘。

孰置汝太山,孰挤汝污沟。

降福孰汝私,得祸孰汝雠。

圣狂在一念,祸福皆自求。

易箦汝所知,垂死勿惰偷。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老态

齿如强留客,虽住无久理。

目如新募兵,临敌乌可使。

齿废疏粱肉,目涩屏书史。

浮世真几何,老态遽如此。

啜粥习安坐,用短亦自喜。

作诗记吾衰,聊用调稚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老态自遣

似见不见目愈衰,欲堕不堕齿更危。

谁令汝年八九十,常欲强健宁非痴。

目昏大字亦可读,齿摇犹能决濡肉。

若知用短百无忧,此理正如夔一足。

矇眬臲卼俱有味,笑侮莫听傍人喙。

但令孙曾能力耕,一饱不妨还美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