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伊阳令周文之括户

几年客里厌驰驱,故向伊川好处居。

刚受一廛同许子,谁知四壁过相如。

厥田不称中中赋,此事真堪咄咄书。

疲俗脂膏今已尽,看看鞭算及舟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所作的《寄伊阳令周文之括户》。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贫瘠、民生凋敝的深切忧虑。

首句“几年客里厌驰驱”,诗人以“驰驱”形容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过往漂泊生涯的厌倦。接着,“故向伊川好处居”,诗人决定转向伊川,寻找一处宁静美好的居所,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刚受一廛同许子”,这里借用了古代贤人许由的故事,意在表达诗人希望过上简朴而有意义的生活。然而,“谁知四壁过相如”,诗人又感叹自己虽有简陋的住所,却难以像司马相如那样享受生活,暗含了对现实处境的无奈和感慨。

“厥田不称中中赋”,指出土地的贫瘠不足以支撑中等的赋税,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艰难。诗人对此事深感遗憾,甚至想要用“咄咄书”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讽刺。

最后,“疲俗脂膏今已尽,看看鞭算及舟车”,诗人忧虑地看到,社会资源已经枯竭,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未来似乎只有依靠鞭策计算和舟车运输来勉强维持。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揭示,也体现了诗人对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发展的深深关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和子搢秋晚出郭

陶写诗人得句忙,旧游能复忆嵩阳。

山头云霁雨声歇,水面风来花信香。

今日事虽非向日,故乡景自胜他乡。

杖藜忘却寻归路,独立河桥咏晚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述怀(其一)

簪履三千气压齐,寒林那羡一枝栖。

坐中有客鵩将赋,门外何人凤欲题。

沽酒未尝防恶犬,著鞭宁复待荒鸡。

夕阳休凭栏干望,今日长安不在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和述怀(其二)

拟将齐物物难齐,惟有山林迹可栖。

身望凤池惭不到,名登雁塔愧先题。

未能忘旧归家鹤,长是思鸣失旦鸡。

天为东周道垂丧,肯生夫子在关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戏嘲

江西社里几诗流,咏月嘲风未肯休。

得句不能当竞病,措辞那敢向春秋。

笑翻王氏三珠树,惊倒张家五凤楼。

带系雪诗三十韵,胜如骑鹤上扬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