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中寺庙景象。诗人冯山以细腻的笔触,将中岩封崇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联“万竹林间一径升,满岩金碧静香灯”,开篇即展现出寺庙所在环境的清幽与庄严。万竿翠竹围绕,一条小径蜿蜒而上,通往隐藏于竹海之中的寺庙。满岩的金碧辉煌与静谧的香灯,不仅映照出寺庙的富丽堂皇,也暗示着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颔联“飞泉散乱垂千尺,危阁攲斜拥数层”,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飞流直下的泉水,如同天降甘霖,千尺之高,气势磅礴。而危阁则是在峭壁之上,倾斜地矗立着,层层叠叠,既显出建筑的雄伟,又增添了几分险峻与神秘。
颈联“雨气或从檐际落,风光时向坐中凝”,则将视线转向了更为细致的自然现象与内心感受。雨气从屋檐间落下,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吸,而此时的风光,似乎也凝聚在了诗人的坐席之间,让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与美好。
尾联“荒碑文字那能读,合眼煎茶问老僧”,最后以对古代遗迹的感慨收束全诗。荒碑上的文字或许已难以辨认,但诗人选择闭目品茗,向老僧询问,或许寻求的是心灵的慰藉与智慧的启迪。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中岩封崇寺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于自然、历史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